大哥犯了死罪,二弟千里赴京告御状,皇帝为什么还准了?
本文首发于悦史君的微信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俗话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可见兄弟团结的重要性,而在东汉班固、班超俩兄弟身上,体现的就非常明显了。
东汉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望都长班彪去世,他正在洛阳太学上学的儿子班固不得不中断学业,在为父亲办完丧事后,班固留在扶风安陵老家居住。
班固写了一篇《幽通赋》来发牢骚,接着就在父亲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开始了撰写《汉书》的生涯。
不过,班固在写书的同时,也与悄悄关注着时局的变化,有一个机会,就被他很好地抓住了。
当时,班固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看书、写字,他需要查阅的资料太多,以至于经常忘记吃饭、睡觉的时间。
可是,有人盯上了班固。
东汉永平五年(公元62年)的一天,班固和平时一样,在为撰写《汉书》翻阅典籍,突然,扶风郡的一队官兵强行冲进他家里,找到他后立即逮捕,然后迅速被关进了京兆监狱,他先前写的书稿也尽数被官府查抄。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性质很恶劣。
原来,有人发现班固在整理西汉时期的资料后,偷偷向朝廷上书,告发班固“私修国史”!
“私修国史”又是个什么鬼?
后果很严重。
悦史君举一个例子,在此之前,班固的同郡人苏朗曾被人告发伪造图谶,散布虚妄的预言,结果很快就被下狱处死。
所以,这次班固入狱,班家上下非常紧张,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大家只能祈祷班固平安无事。
如果事情照这个局势走下去,班固只怕是要步苏朗后尘,凶多吉少了。
但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班固的命运。他就是班固的弟弟班超。
班超很熟悉哥哥班固,担心他很可能会因遭到郡署的严刑拷问,而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
班超不甘空守家门,任由命运摆布,眼看着哥哥班固遭此无妄之灾,于是不顾家人的反对,决定快马加鞭,远赴京师为兄申冤。
班超为何敢于这么做呢?这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班超和哥哥班固同一年出生,相差不大的两兄弟感情非常深厚,但他们的性情却有很大不同。
当年在河西地区时,班超最喜欢的,就是在营帐门口看战马,他觉得骑上战马作战,才是一个男人的本色。
班超的心思不在书房,而是有着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他做事从不在意细枝末节,只会抓住最重要的去办。
父亲班彪去世后,班超对家人还是跟以前一样保持孝顺恭谨的态度,什么苦活累活都抢着做,当时很多读书人都觉得做农活很低贱,但班超却不以为然,任劳任怨。
更厉害的是,班超的口才很好,他从小跟着父兄博览群书,尤其喜欢阅读《公羊春秋》,对其中一些精彩的片段,都能倒背如流。
如今哥哥班固有难,班超认为是自己挺身而出的时候了。
班超一刻都不敢耽搁,他一路风餐露宿,策马穿华阴、过潼关,赶到京师洛阳便上疏有司,为哥哥班固申冤。
班超千里奔波、为兄申冤的举动,引起了汉明帝刘庄对这一案件的重视,特旨召见班超,要求他说明冤屈所在。
班超从容不迫,行过大礼之后,朗声向汉明帝说道:“陛下,先父望都长班彪,一生忠于汉室,所有著述都是宣扬我们大汉的威名,留下《史记后传》等多部遗稿,我的哥哥太学生班固,学业宏达有成,决心为父续史,而他的目的,和先父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为了宣扬我们大汉的威名啊!”
汉明帝对班彪的学识和品行有所了解,他命人安排班超先到馆驿休息,准备再看看这个案子。
就在这时,扶风郡的官员也将查抄到的班固书稿,送到了京师洛阳。
汉明帝仔细阅读了班固的书稿,对他的才华赞叹不已,同时也意识到他修《汉书》,对东汉王朝的积极意义,立即下旨将班固释放。
班固出狱后不久,汉明帝便将他召进京都皇家校书部,拜为兰台令史,掌管和校定皇家图书。
班固和弟弟班超喜极而泣,两个人激动地一夜未眠。
班超告别哥哥班固,再次返回家乡,将班固因祸得福的消息告诉家人,然后收拾行李,带着母亲一同迁居京师洛阳,投奔班固。
至此,在东汉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被迫离京归乡,8年后,班固又回到了京师洛阳,家人也一起跟随而来。
悦史君认为,这真的是兄弟真诚团结的典范啊!
作者:悦史君(资深媒体人,文史专家,作家,书评人 微信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悦史君新书《大汉史家:班氏家族传》欢迎阅读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