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4

苏霍姆林斯基给小学教师的建议:构筑一个牢固的知识地基。
一、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读写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认识3000个汉字,会写2500个左右的汉字,这些汉字是知识读写能力的“骨架”。
如果孩子在小学阶段牢牢地掌握这些汉字,他就成了一个有读写能力的人,而且在小学里获得的读写能力是学生在初中及以后掌握知识的工具。
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把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这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
2500个汉字可以分配如下:每天学习三到五个,让孩子们把它们抄在本子上,组词并记住。这项作业,每天只占几分钟,但是会帮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在早年记住的东西,常常永远不会忘记。
二、让每天的作业带有游戏的性质。
告诉孩子们,在回家的路上,回想一下,今天抄写了哪几个字,它们是怎么写的?在记忆里回想一下这些字的模样,明天早晨一醒来,马上就回想这些字的写法,靠记忆把它们写在练习本上。
苏霍姆林斯基说:游戏的成分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再比如,还可以采取成语接龙的形式,帮助孩子们记忆和运用成语。
关键词:读写能力,游戏性质
今日份感悟:
作为一个中学语文老师,看到当下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感觉真的令人堪忧。
都已经是九年级的学生了,有一部分汉语拼音都不会,不能正确书写拼音和拼读汉字,还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做题和写作文的时候经常出现错别字。
这种现象,就是因为小学时的根基没有打牢固。
临近中考,面对这种情况,为了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尽量少丢分,我就采取了一些复习措施:
1、每天背一个成语。
2、每天背一首古诗词曲。
3、每天积累一句金句。
4、每天读一篇作文。
5、每天复习一个考点。
6、每天完成一个课外阅读题。
……
每天督促学生完成,并对于这些复习任务进行抽查。当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会适当地增加或减少复习任务。
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语文学习主要依靠积累,厚积才能薄发。
如果小学的各位老师们,能够从孩子低年级的时候就非常重视孩子们最基本的读写能力,并想方设法让作业带有游戏的性质,我想到了初高中,学生们的学习就不会感觉特别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