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丨每个大人都曾是孩子
亲爱的孩子:
今天要跟你分享一本我很喜欢的书,《小王子》,我相信你也会很喜欢的,是的,是个孩子都会喜欢,每个曾是孩子的大人都会喜欢。
说到这里,我想跟你探讨一下孩子和大人的定义。
年龄在十几岁以下的是孩子,十八岁以后就是大人,你觉得对吗?
其实,我以前是这么觉得的,但后来有过更多的经历之后,我以为大人和孩子不是这么划分的。
有的人年龄很小,看起来是孩子,可是眼中已经没有了光芒,他们和小王子遇到的那些星球上的人好像没什么不同。
有的人年龄很大了,看起来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可是他们的眼睛还依然清澈,依然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和热爱。
当然,大多数时候,孩子都是单纯的,他们的眼睛清澈得像是一汪泉水,他们会觉得路边的花草比考多少分更有趣,他们不关心能不能得到好处,而是凭着自己的喜好做事,或许有时候会闯祸,有时候会莽莽撞撞被大人骂…….
同理,大多数时候,大人会显得比较现实,他们关注利益,关注生存,他们为了更好的物质条件,他们说违心的话,他们被安排的事情,他们总是很匆忙,很少有时间问自己喜欢不喜欢……
说来说去,我还是没法给你一个清晰的界定,什么是孩子,什么是大人,但我相信你慢慢会懂的。
就像狐狸告诉小王子的秘密一样:只有用心才能看清,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孩子,你知道吗?《小王子》里的“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说,小时候画了一幅蛇吞了大象的画,但是在大人眼里,不是像帽子就是没意义。
就这样,六岁的“我”放弃了成为了大画家的志向。
看到这里,我的心里真的非常难过,还有什么比看到一个孩子的梦破碎更难过的呢?你不知道孩子的梦是多么脆弱,一旦被打碎了,便永远的碎了。
其实,我也曾被大人呵斥过异想天开,所以,我感同身受。
再给你讲个故事,我大学里有个老师,是学心理学的,教我们艺术治疗这门课,课上她把她女儿的涂鸦和国外那些艺术家的抽象画拿给我们一同欣赏。
那一瞬间,我特别震撼。
老师竟然会把一个一两岁孩子随随便便在纸上涂画的不知所云的东西拿给我们欣赏,还一脸自豪。而且,竟然会把一个小孩子的涂鸦和那些著名艺术家的名作相提并论!
老师的脸上始终从容,且带着春风般的母亲般的微笑,让人觉得特别温暖。
老师说,她会把她孩子不同时期的画作收集甚至装裱起来,摆放在家里的大小角落。
不知为什么,我每次想到这个画面,就觉得《小王子》里“我”那个破碎的梦在这里又圆满了。
尽管去呵护孩子的梦吧,去善意对待孩子的每一个“脚印”,因为孩子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变成大人了。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部叫《美丽人生》的电影,一对父子被纳粹关进集中营,期间遭受各种悲惨对待,但父亲为了保护儿子的童年,告诉孩子这一切都是在做游戏。
父亲费劲心机,只是为了儿子的童年里没有仇恨和罪恶……
真正让人体会到,被未曾被善良以待的人也不会善良待人,而被善良对待的人终究也会善良待人。
所以,亲爱的孩子,如果可以的话,我建议里,一定要呵护孩子的梦,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童年,一定要以善良对待孩子。
另一个我想跟你分享的就是,只有孩子才能和孩子玩在一起。
《小王子》的“我”也许也在慢慢变成大人,可是他内心的孩子一直都在啊,所以,当小王子出现的时候,他们才能彼此理解,才能成为彼此的朋友。
你看,小王子和其他星球上的那些大人是不会成为朋友的,“我”和那些大人也是不会成为朋友的,因为大人们满脑子的算计,满脑子的虚荣,什么都是利益为上。
所以呀,如果想要和孩子建立关系,得让自己也变成一个孩子,像孩子一样不坏企图,充满好奇,真诚纯粹。
你知道的吗?在我学特殊教育专业的时候,一度特别忐忑,因为我并不擅长和孩子打交道,更别说是没有语言能力或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特殊孩子了。
我唯一能想象到的就是,回想我年幼时的经历,当我是个孩子时,我怎么和人玩耍。所以,和孩子们相处,我最开始只是静静地陪伴在他们身边,当他们偶尔不吝惜自己的一个眼神时,我便投以最真诚的微笑。
当然,后来也渐渐学了些小技巧,比如抢走人家的玩具又在他生气前还回去,比如制造出动静以吸引他们的关注,总之,全是小孩子做派。
可正是这样的行为,让我和孩子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即使他们有的不会说话,但是会对着我毫不设防的笑,会突然扑到我怀里,会在难过的时候来抱着我。
靠的,恰恰是我也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而且,是发自内心的。
有的人也是一副和孩子玩耍的样子,但陪在孩子身边却想着其他的事,嘴上鼓励孩子心里却恨铁不成钢,看似在夸孩子其实却暗自不屑。这样的人,便不能和孩子玩到一处去。
就像你去报几个月大的婴儿,他们就能根据本能做出喜欢或不喜欢的反应。
虽然他们不会说,但他们能感受到,能用哭、笑等其他方式来表达。
所以,要和孩子成为朋友,一定要记得自己也曾是孩子,一定要记得,在内心深处,还有个孩子。
我的孩子,我跟你说了这么多,希望你不要嫌我啰嗦,此刻的我,也完全是用孩子的心同你交流的。
真希望,我们能一直做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