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我们》——聊一聊青春校园剧背后的原生家庭
“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后来的我是最好的我。可是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
这句话可以让人回味良久……
2020春节的疫情,让大家都呆在各自家中隔离,李先生打开这部剧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居然会一字不漏地看完。
这是一部讲述青春故事的电视剧,今天就不带大家来回忆各自的高中和青春,也不再表述对耿耿余淮精彩演绎的赞赏啦!打算从家庭背景来解读一下剧中的三位主人公。
01 幸运女孩——耿耿
图片来自网络高中成绩落后,但一直有自己的爱好——摄影。
父母离异,但后妈(阿姨)和弟弟一直对耿耿很好,虽生活中总会有插曲,都一一化解成了生活中增减感情的催化剂。耿耿是幸运的,她的原生家庭经历过离异,但她的父母处理得当,对耿耿的影响控制在最小。
胶卷时代的摄影,需要冲洗照片,得到了家庭的默默支持。她的阿姨还赠送了一部数码相机给耿耿做生日礼物。
耿耿的爸爸妈妈算是双职工家庭,后妈也有自己的工作,可以推测耿耿的家境应该是不错的。
第一集里,耿耿爸爸把振华高中的录取通知书,用相框裱好了挂在了显眼处!这个举动也是父爱的表现呀。
耿耿爸爸、妈妈和后妈,在日常生活中,一直用各自的方式表达对她爱护和关心,让人感觉到温暖。
作为家长的他们,并没有在学业上给予耿耿太大的压力。
耿耿有自己的爱好,这点很重要,且一直打磨着自己的爱好,让她日后成为自由职业者奠定了基础。
在我的理解“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后来的我是最好的我。可是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这个爱好至关重要。
02 优等生——余淮
图片来自网络余淮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背负着学业必须优秀的压力。
长期被妈妈以爱的名义绑架,不好好学习便是对不起爸妈。妈妈干涉孩子与谁做同桌,偷看孩子的短信,很少关心孩子的感受,是一个保姆型的妈妈。余淮的父亲长期外派非洲,父子之间的沟通很少。
寒假里的一次英语补习,余淮、耿耿和耿耿爸爸一起吃了一顿饭,余淮和耿耿爸爸之间的交谈,体现了耿耿爸爸开放的心态,余淮也很期待能与自己的爸爸平等地交流。
或许正是因为,在缺少温情和表达爱的家庭里成长,他渴望在学校和同学、同桌之间有更多温暖的氛围。
“我们做同桌吧!”
“我们一直做同桌吧!”
这句话背后隐藏着对友情和关爱的渴望。
余淮应对考试的心理素质不太好,考高中是因为没考好才去了五班,物理竞赛没考好,错失保送清华的资格,而高考也并不顺利。
高考失利加上家中父母的身体状况不佳,他在遭遇多重挫折后的处理方式,是换手机号码、玩失踪,而且是消失九年!
或许是余淮的原生家庭在他的成长中,并没有给予他足够的安全感,在高要求下,面对关键考试心态失衡,让他过于自尊自负,还有他不愿承认的自卑和脆弱。
自卑和脆弱的背后,是他在家庭里缺乏来自父母的理解和信任。
有时候忍不住想一想这部剧的续集,如果余淮和耿耿最后走在了一起,余淮会不会成为现实版本中的“凤凰男”呢?这一想,就太令人难受了!
03 霸道——路星河
图片来自网络爱好——画画。
路星河的父亲只在电视剧里露面过一次,在家长会那天,当着班主任的面,给了顶嘴的路星河一记响亮的耳光!
做老总的父亲,并没有倾听过儿子的心声。父母对他表达爱的方式,估计就是在金钱上的大度了。
一次在海边看到画画的小朋友,小朋友一脸骄傲和确定地告诉他,我以后要读美院附中,他的妈妈支持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路星河内心的感慨是,如果我也有这样一个懂自己支持自己的妈妈就好了。
他其实也是一个缺爱的孩子,因为他父亲的关系,他得到了校领导的一些关照,有着一些其他同学眼里的特殊。
在耿耿犹豫后告诉他要去参加自己爸爸的二婚喜宴时,路星河轻松的一句,那有什么呀,我爸都结过三次了。
他对耿耿的56次求婚,似乎也是在表达自己对爱的匮乏。他在不停地告诉自己,没有人爱他!哪怕是一次次求婚,对方也不接受。
过度的自负也是自恋吧。
路星河的可贵之处是,他从一开始就知道文化考试成绩对他而言不重要,坚持自己的爱好才重要!这让他成为了剧中的艺术家。
若是,耿耿与路星河走到了一起,柴米油盐中免不了重提往事,少不了鸡飞狗跳。
真正能放下过去的人,是极少数。
你呢!能将过去一一翻篇吗?
我的青春已经过去了,如白开水一般地平淡。
看着身边正在玩多米诺骨牌的6岁孩子,总忍不住去想,10年后自己孩子的青春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希望我能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理解他的感受,倾听他的想法,逐渐养成健康的品格,如一棵树一样稳稳扎根屹立不倒,以应对生活中的林林种种。
期待自己有平静和包容的心态,陪他度过属于他自己的宝贵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