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反思】我的观课记

2022-02-18  本文已影响0人  一念百花开_9b3c

    读吴松超老师的《给教师68条写作建议》时,其中对如何写好“观课记”,我深有感触。

  因为不必说只观察别人的课堂,就自己一节课下来,往往还有学生感到困惑不解,老师感到懊恼不已的时候。

  因此,我觉得每当这节课结束,有不吐不快的感觉。像吴老师所说:需要静下心来,以老师的角度,认真反思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上,课堂驾驭技能等等。

  以昨天开学第二节复习课为反思。

  昨天一节课设计如下:

  以《故乡》一课所体现的小说知识点为主要设计复习目标:

  1.巩固插叙作用。

  2.巩固且会梳理小说中现实与回忆交织的讲故事形式的情节结构。

  3.抓住关键词语,人物描写,细节描写,修辞等品味语句含义。

  4.分析环境描写对表达主题作用

  5.分析人物形象的多重意蕴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围绕五个复习目标,读复习资料相关页码知识点。并做相应讲解。

二、以《故乡》为阅读文章,设计习题练习。

  1.用缩写文章内容形式。按照《故乡》的写作顺序介绍故乡的变化。

2.品味闰土这一形象的变化的多重意蕴对主题表达的作用。

3.品味句子含义(四个句子)

4.仼选文中第二段和十二段的环境描写,体会其对主题表达的作用。

三、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分享,解疑。

四、学生边展示,教师边讲解。

五、师生自我小结反思。

  整节课重新把教学设计写一遍并且反观师生课堂表现时,发现有诸多不足。

  首先教学目标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目标设置太多,一节课时间有限,完不成任务是一定的。而且高估学生的思维能力,设计问题太难,太大。二个至三个,一课一得,不要贪多。

  2.目标设计缺少一个“思想统领”。看似把本节课的知识点都体现出来了,其实如果围绕“品味小说中的情节,人物,关键句子对主题的表达作用”把这些题串起来,会更能让学生明确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其次,驾驭课堂能力有限

1.课堂语言不够浅显易懂。

  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简练。语言过于抽象书面,没有化为生动形象的知识让学生去理解。毕竟是学生理解能力没到老师思维的水平。要俯身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认真地面对学生的切实问题,才有真正的彼此分享和收获。

2.控制课堂教学无用语言。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再者,给学生足够时间思考讨论。

  学生还是愿意和其他同学们讨论,但是老师没有给够时间,讨论流于形式。

  最后,课堂评价应及时反馈。

  虽然课堂评价这块设计了三方面:1.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是否能独立,积极地思考,且和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交流。

3.我在本节课学习困惑是什么?

  但是皆因目标太多而没有落实。

  总之,以上看似撕开伤疤一样的自我课堂的分析,记下过错之后,可能以后会少些懊恼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