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之母的科学家成长记
当你玩着手机唱着歌,徜徉在无线网络的世界里时,一定不会想到,WIFI这项技术与一个美丽的女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她因为发明了“跳频”技术成为了首个获“发明界奥斯卡”奖的女科学家,卫报对她的评价是:没有她就没有wifi。其实没有她也不会有蓝牙、全球定位系统。她就是被称为WIFI之母的海蒂•拉玛。
那她一定是像爱因斯坦和牛顿一样为科学鞠躬尽瘁的学霸了?其实不然,海蒂•拉玛的一生是颠簸的一生,她从来没想过如何奋斗成为科学家,她只是不遗余力地奋斗着摆脱“花瓶”的标签,在一次次失败后偶遇了成功。
特立独行的少女。 海蒂·拉玛1914年11月9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是奥地利犹太人。她的父亲是一位银行经营者,母亲是位钢琴家,正是如此优渥的家庭条件,使得她从小就特立独行,可以说有些任性,也可以说不畏世俗。大学期间,她选修了通信专业,这也是个不小的挑战,因为在当时,女性主要修一些简单的学业,目的是为了婚姻或者社交。然而学业还未结束,海蒂就辍学前往柏林,跟随著名戏剧导演马克思·莱因哈特学习表演。最初她在影圈充当场记,没过多久她惊艳的外表就使她迎来了她第一部电影《街上的钱》,那年,她只有16岁。1932年,一家捷克斯洛伐克电影公司邀请18岁的海蒂·拉玛担当《神魂颠倒》的女主角,并承诺将这部电影推向国际市场,唯一的条件是她必须全裸出镜。 叛逆的少女抓住了这次机会。1933年,《神魂颠倒》在捷克斯洛伐克首映,海蒂·拉玛成为世界上首位全裸出镜的明星。这在当时欧洲保守的氛围下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甚至受到了教皇的出面指责。
好莱坞的花瓶。20岁的时候,海蒂与军火大亨曼德尔偶遇,两人一见钟情,三个月闪婚。可是好景不长,不久曼德尔就对海蒂实施禁足,甚至逼她对纳粹官员卖笑,海蒂成了他生意场的工具。这对心高气傲的海蒂来说是莫大的羞辱。于是1937年的一天,海蒂•拉玛用迷药迷昏随从侍女,跳出盥洗室的窗户,乘当天的火车连夜逃到了法国巴黎。辗转到伦敦,她遇见了米高梅三巨头之一的路易·梅耶。在梅耶的引荐下,成功打入好莱坞,继续自己成为优秀演员的梦想。进入好莱坞后,海蒂·拉玛多次与克拉克·盖博合作,也因影片《Algiers》中所塑造的优雅的黑发美女形象打破了由金发女人统治银幕的惯例。但这些都不是她所追求的,海蒂•拉玛急于受到业界、观众对她演技以及才华的肯定,而他们似乎只看到了她的美貌。渐渐的,导演们也不约而同的只给她一些无病呻吟的花瓶角色,她在好莱坞的形象彻底失去了翻身的机会。与米高梅的合约期满后,她还想放手一搏,创办了一家制片公司,但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反纳粹的杰出女性。演员梦想的破灭,六次失败婚姻的打击,并没有让她放弃对余生的追求。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海蒂•拉玛放下了伤害她的爱情和事业,全身心投入了科研工作。她以从纳粹那里听来的的无线电遥控鱼雷,无限干扰技术为依据,历时两年,和她的同伴一起发明出了一套遥控和接受设备,并在1942年8月11日申请到了美国专利局颁发的专利,命名为“秘密通信系统”。对于这套系统能否投入军用,海军与国家发明委员会和联邦调查局特地召开了联席会议讨论此事。可惜的是,军方认为要将一个演员的成果用于军用实在荒唐可笑,同时因为海蒂•拉玛和曼德拉曾经的婚姻关系怀疑她目的不纯,最后会议决定冷冻了这项科研成果。海蒂•拉玛的努力再次付诸东流。在质疑声中,她悻悻地回到好莱坞,当着一个不痛不痒的演员。
迟到的肯定。即便惊艳了好莱坞近40年,她却没有获得过一个奖项。即便16岁就获得万千男人的青睐,她却没有一段善终的爱情。即便一生都在奋斗着证明自己,她等到的却是一次次碰壁,头破血流。晚年的海蒂•拉玛,虽然绝不缺乏财富,但因为生活的不如意,逐渐养成一些奇怪的习惯,比如:偷窃商店。她1966年因被认为在商店顺手牵羊而被拘留,后无罪释放。 1991年再次因同类问题被拘留,这次判监外察看一年(one year probation)。那个特立独行的少女,那个勇敢追梦的明星,那个正义的反纳粹女性到头来沦落到这部田地。终于,在她83岁这年,白发苍苍的海蒂•拉玛,用布满皱纹的双手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给了她那个等了一辈子的肯定,她费劲的用不太灵敏的听力了解到,她获得了“电子前沿基金会先锋奖”,半个世纪前,她和同伴研究遥控和接收装备的场景恍如隔世。那该是80多年来她最开心的一天吧。2000年1月19日,海蒂被发现死在家中的床上,享年86岁。 海蒂•拉玛去世后,她的骨灰被洒在维也纳的森林里,她的衣冠冢设在维也纳中央墓地,与贝多芬、舒伯特等等这些伟大的人物一起长眠于此。
随着“跳频”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渐渐记起这个美丽的科学家。世界通讯协会对她做出了高度评价,认为她是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并且追认她为CDMA技术鼻祖。2015年11月9日,谷歌搜索首页以动画的形式展现了一位着晚礼服的美丽女子白天演戏,晚上发明的生活场景,以此来纪念海蒂•拉玛。享受这项技术变革的人最终用她的成果完成了对她智慧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