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感

《地理与世界霸权》有感

2017-12-29  本文已影响0人  盛装舞步_2802

这个世界有个现象,往往那些具有深度局部洞察能力的人,会被那些具有更高格局的人给死死压制。

我今天推荐的这本书就明显具有这样的一种现象,作者用较高的地理历史格局来剖析某些历史片段的背后原因,这本书真有点让我小彻小悟。

这本书叫《地理与世界霸权》,因为一开始从目录上看就是我的菜。

对此书感兴趣最开先是因为它的角度,深入阐述了地理因素对于世界历史的支配作用。地理支配历史事件,地理决定地缘政治的演变,地理决定种族个性与文化,地理决定历史。

我举三个大家耳熟能祥的地理方来阐述这个理论。

一,江河之乡,中国与中国人

中国的地理条件有几大特性,不依赖海洋、各大山脉以及高原的阻隔、几条大河贯穿全国。

中华文化的历史,最初就起源于渭河流域及其延伸出去的黄河中段,以及巨大的三角洲平原。

即使先民们的原居住地变得过于狭隘,这片土地也可以随意迁移,他们不需要改变职业,也不需要开辟新的“通道”,只需要发挥农业特长。

所以3000年的农业历史,造就了中华文明的稳定。无论敌人来得多强大,都始终可以安享这片土地和文明。

因此,中国的凝聚力不仅依靠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而是得益于几千年来人民的统一性。

不管是经历了蒙古铁蹄的践踏,还是女真入关扫荡南北,中国人的传统农业文化从未间断过。他们生活富庶、安居乐业。朝代的更替只是一剂一剂的调味品,中华文明这锅粥越熬越浓。

二,印度,温暖的土地

相对于中国,炎热潮湿的天气和自然环境便决定了印度有适合人类生活所需的所有能量,他们很容易获得食品。但恰恰如此,他们不需要积蓄,所以也不会产生强有力的社会组织。

因此,不管什么历史时期,印度人都难以团结成一个强大的文明。特别是欧洲人的到来,使得印度从此更无向心力可言。

一切都因为他们太容易吃饱了。

三,希腊,海洋之国。

特殊的地理环境,严重依赖于海洋,自然资源匮乏,导致人民一定得防御和依靠海洋,同时得抵御大陆。

他们几乎没有哪个时期不防范陆地上和海洋上的袭扰。所以,他们崇尚武力和自由,仅仅是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已。

同时,他们又依靠对海洋孜孜不倦的探索,逐渐形成了早期欧洲文明的体系。直至今日,他们大多都生活在沿海城市。

这本书中还讲了很多,比如非洲草原——势力范围,讲出了非洲的狂野之根源。

等等还有好多。

地点、地形、能量的分布。决定了地区是否宜居,决定了人民是否有危机感,决定了文化的性格。历史的变革,一定离不开地理条件的基本模型以及变化。

不同时期的世界霸权也是如此,如果他们不是总想着去到更宜居的地方,那么他们也没想过去获取霸权。

《地理与世界霸权》,让你从更新的地理视角去看待历史上的霸权,让你从更高格局去理解民族的历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