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宣言处世之道

韬晦书心得

2019-06-26  本文已影响0人  南街口的老巫婆

隐晦卷一

韬晦书心得

要想看清自己周围的形势,最好的办法是躲在暗处。隐藏自己,细细观察路局势,他人的表达方式,情绪,关系。

保身的第一要诀是隐身,绝不能让自己成为别人攻击的靶子。人应该深居简出,谨慎言行,才能出众的人尤为忌讳自我张扬。这样才可以藏住身形,远离祸患。

枪打出头鸟,切忌比别人站得高。切记才不外露,心机不外露。不要像喜鹊乌鸦一般说话过多,要像隼鹰一样目光如炬,眼力毒辣。

以小人治小人固然未必好,但用小人的法术还治小人之身却不仅有效,还且事半功倍。

要想出人头地,就要先学会矮人一头。

由着自己的性子,恃权仗势,胡作非为,不被杀死也要废弃终身。要管控情绪,切记发怒。


韬晦书心得

处晦卷二

解除对手敌意的最好办法是主动表示友谊,而且一定要让对手笃信不疑。

偶尔做回小人也是保身之道。

镇静持重是处晦的必要手段,不能有丝毫的急躁心理。

示弱则是必须的,处晦方能向阳。

对待事物要有软有硬,有柔有刚,既要以正直待人,又要以阴险的手段对付敌人。

身处两难的境地中,应该秉承戒心,坦坦荡荡如同没事一样。

要在事情发生前敏锐地察觉到,预先策划好的对策,在很久以后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韬晦书心得

养晦卷三

“日用不足,月用有余”。不在一事一处上见长,却在每事每处上见长。这是古人治国的最高境界。

欲养晦先有韬,收敛自己的锋芒,藏好自己的梭角,这是养晦的必由之路。

名与实相表里,名者皮也;有名无实者凶,有实无名才吉。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养晦的最佳状态。

每个人都有得势失利之时,都有心情的高低起伏,在自己失利,低落之时。应当养晦,沉住气,以清晰理智的态度思考问题,明白可做和不可做的道理,这样而采取行动的称之为“明智”,相反的情形就只能是愚蠢妄动。

别人想要的东西,要顺着他的想法给予他。我所想要的,却要想办法掩藏起来,不让人知道自己的想法,然后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君子养晦,是准备在适当的时机发挥自己才智。

我则乐于承受愚蠢,我不是真心喜欢愚蠢,而是喜欢这种“晦”的谋略,如果仅愚蠢还不足以迷惑对手,就再加以疯癫。既愚蠢又疯疯癫癫,谁还能认为我贤明呢?这就达到了养晦功夫的顶端了。


韬晦书心得

谋晦卷四

有谋方能有勇、有谋方能出奇,有谋略,靠智取。

谋晦要能忍耐,能忍住别人所不能忍耐住的,才能成就。

勇猛比不上敌人,实力又相差悬殊,此事便只有用谋晦的手段来保全自己。

不要做曲高和寡的圣人,要以小错表面来掩盖自己的智谋和野心。

强行反对拒绝会损伤别人的感情,不如引别人进入自己的“晦”的状态中,以柔,以软为主,委婉达到自己的目的。

小事小节往往是大事大节的关键。

你能满足别人需要,别人才会满足你的需要。

劝谏如同治病,对症下药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权力永远是双刃剑,使用不当便会自受其祸


韬晦书心得

诈晦卷五

不识诡诈陷入别人的奸谋中,是要被当世的人讥笑

在非常情形下,使诈既是不得已的最后一招,效果往往也能好得出人意外。

小人使诈谓之奸,君子使诈谓之权。

诈而后复归中正,如君子使诈无穷,必殃其身。

我把过错揽到身上,把功劳推给别人,这也是一种诈晦,却最终能得到功劳而没有过错

诈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技术不精湛就会失败,自己反要受到伤害,心理不够忍耐也做不成。


韬晦书心得

避晦卷六

忍辱方能负重,许多时候,忍辱是众多贤人成就大业的先决条件。

忍表面上看很窝囊,实际是柄无往而不利的武器,运用好这柄利器,便能建功名,取富贵,甚至得天下。

避晦的要诀在于坚定一心,避害一定要避的全面,不要因形势稍为缓而欣喜,也不要因贪小利而妄动,要认定避的深入、避的遥远,坚定一念着三条规律


韬晦书心得

心晦卷七

要对付一个人,就要先想法让他骄傲,骄傲就会变得很愚蠢;因为一个既愚蠢又骄傲的人是最容易被打倒的。

不要仅仅看到小人的无耻,要战而胜之,更要看到他的才能。

义重于生,舍生可也;生重于义,全生可也。

大智若愚,但一定要让人发现这种智,否则就只能是愚蠢了。

鱼不可脱离水,龙不可脱于渊,人不可脱离权。


韬晦书心得

用晦卷八

养晦只是一种手段,奋发其威才是目的,养而不用就不是韬晦,而是隐逸了。

时机的把握是最重要的,早则火候不到,前功尽废;迟则机会丧失,悔亦无及。

事事要为自己留后路,也要为别人留后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