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读书散文

我曾千里迢迢,托人从国内带书‖美居小记

2017-12-27  本文已影响152人  罗环环

1.

从我家出发,开车大约七八分钟,就是一个公共图书馆。那里有各种图书、杂志、影音资料,环境也很舒适,有沙发可以休闲阅读,有书桌可以严肃阅读,有电脑可以数字化阅读,甚至还有一个小小的空间供读者轻声交谈。考虑得非常周到,基本上我们常见的阅读场景,在图书馆里都可以实现。

而且,不知道是因为这里人少,还是图书馆多的缘故,图书馆里永远都有位置,不用挤,也不用急。被别人借没了的书也很好预约,不用等上一两个月。特别热门的图书,馆藏数量也会增加,在同一个区域内,不同图书馆的书还可以通接通还,增加流动性。上次我想借 When Breath Becomes Air(《当呼吸化为空气》),发现整个Arapahoe

Library District 共有30多本,那天恰好这30多本都借出去了,我没有借到,就在网上预约了一本,结果第三天就收到邮件,书已经到我常去的图书馆了,可以取了。特别方便。

我很喜欢这个图书馆,时常去。

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一本书。好几次,我都生出一种幻想,假如能把图书馆的英文书都换成中文书,那该多好啊!缺少中文书读,就像闹饥荒一样。

2.

其实是带了一些中文书过来的。

走之前,我们把家里所有的藏书,精选了三箱子寄过来,孩子一箱,先生一箱,我一箱。孩子的那一箱,“国际大奖小说”系列就占了一半,其他的有诗词韵文,四五快读,信谊、启发的经典绘本,还有像《14只老鼠》《大象巴巴的故事》,都是孩子自小看的图画书,特别喜欢的,直到现在她仍然会拿出来翻看。先生的书用他的话说,都是吃饭的家伙。只有我带的书最杂,既带了《现汉》《说文解字》这样的工具书,又带了《窗边的小豆豆》《孩子:挑战》这样的育儿书,也带了像《中国神话传说》《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这些很中国的书,还带了《从文家书》《美学散步》这样可能没什么用,但我觉得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书。

看起来也不少,但仍嫌不够,时不时地,就会有买书的念头。怎么会够呢?孩子在成长,她的阅读力与理解力在增强,已经完全可以听读章节书了,学了一些汉字以后,也可以自主阅读一些简单的中文书了。可是,家里没有适合她的识字量的简单的中文故事书;而章节书,我们带过来的也都是译本,没有本土作家的。在国内的时候,我们关注的都是世界的;而现在我希望的,是最中国的。而我自己,也常常会看到一些书摘书评,生出要读整本书的念头,假如在国内,在京东或者当当或者亚马逊下单,24小时也就到手了。在这里,我只能生生把这样的念头逼回去。

3.

好在还可以买电子书。

作为一个曾经混迹出版业的人,我自然不屑于网上那些免费的电子文档,错别字连篇,缺少合理的版式设计,阅读体验就大大打了折扣。更重要的是,我尊重这个行业,尊重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从作者到编辑到排版到发行的劳动成果。所以,我购买正版的电子书。

我选择了亚马逊kindle。以前用过多看,现在微信读书也很火,但我还是觉得kindle上图书的品种更丰富一些。而且用kindle阅读器,比起用手机阅读,可以减少很多干扰,更专注于阅读。

电子书确实方便。有一天想起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句中的“小山”,我记得叶嘉莹先生讲过,她认为小山是山屏,床头的屏风折叠起来,有点像山的形状。她同时还讲过其他人的几种观点,但我一时却记不太清了。我在kindle上查,竟然有叶先生的《唐宋词十九讲》,就是我当初的那本,赶紧买下来查找,很快就找到了。若没有电子书,这里又没有哪个图书馆收藏了这本书,要想找这一段文字,恐怕比大海捞针还难。

还有一次,一个师兄向我推荐李娟的文字,我立刻在kindle上查找,从《夏牧场》《冬牧场》《春牧场》一路读下来,深深被那样清亮的文字打动。若没有电子书,哪能这么便捷地读到别人推荐的好书呢?

但电子书的种类还是远远不够,尤其是新书。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至今kindle上都没有;武志红《巨婴国》,也是在实体书上市几个月后,kindle上才开售的,真是等到花儿都要谢了。倒是也能理解,电子书一旦上市,网上很快就会出现盗版,所以要先用实体书保证销量和收益。假如没有对盗版的担忧,电子书完全可以和实体书同步发售。

4.

但我还是想念纸书,想念用手指一页一页翻动书页的感觉;想念遇到好句子,把它划出来做标记的感觉;想念读完以后,想起某一个片段,又回过头去翻的感觉。这种想念,跟想念一个人,想念一个地方一样,像无数的小蚂蚁在啃噬自己的心,让人抓狂。

终于忍不住了,春节的时候有熟人回国,我就忍不住托她帮我带了一本书。

是梁冬的《处处见生机》。2016年出版的新书,不是经典,却是这半年来最最打动我的一本书。

早在托人带之前,这本书里的一些内容,我就在他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过。之前也动过要买纸书的念头,但并没有那么强烈。有一天在公号上看到《梁冬拜见过的特别有趣的老先生》,他讲到这本书的来历。他说,他“当年看克里希那穆提的作品的时候就注意到立品,就发现立品图书这个机构很有意思”,后来他去立品见黄老师,黄老师在改稿子,那个时候他就想,“以后要是我高级到可以让立品出一本书就好了”。几年以后,立品真的就出了他的这本《处处见生机》。

这个细节一下子就打动了我。生命就是这样奇妙,有时候一个偶然,你遇到一些人和事,生出一个念头,不一定是非常强烈的愿望,只是一念而已,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它竟然实现了。时间绕成一个圆环,折回去,跟你发心的那一刻首尾相连,熠熠生辉,像是生命里的光环。

那一刻,我生出要看这本书的念头,不可遏制。可巧,恰好有熟人回国,我就请她帮我带一本过来。

半个月后,书拿到手,一口气读下来,酣畅淋漓,不枉我这么远托人带过来。

我觉得梁冬是一个特别真诚的人,他有真诚的意愿,也恰好有真诚的能力。在这本书里,你能清晰地看到一个四十岁的人对生命的各种思考,他很坦诚地打开自己的心,告诉你他的疑惑,他的坚定,他的纠结,他的释然,一点都不做作,一点都不端着,一点都不哗众。

他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他特别崇尚老庄的无为,但后来发现,是因为自己懒惰和不负责任,所以借用老庄来包裹自己的无能,其实就是逃避。但四十岁以后,可能是因为他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开始像一个古代的君子那样去理解人生的立定志向对生命是多么重要的事情,也越来越欣赏儒家的刚强和弘毅。

所以他说,“知道我们脚走的方向之后,你才能真正坚定自己的意志,你有了这个定力之后,你才能够安静下来去走现在走的路”。

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讲业力和愿力,一次又一次地说,有时候要做成一件事情,是需要用愿力去突破业力的。

他还在书里讲到了自己的两次落泪。一次是听李可李老讲“一炁周流”,他领悟到生命的产生,泪流满面。还有一次,是看张至顺道长打坐,天上的星星已经走了一大段路了,而张道长还是一动不动,时间在那一刹那像停止了一样,他就看着他,泪如雨下。我想,只有有大慈悲心的人,才会这样泪流满面、泪如雨下。

他也讲他向他的师父们磕头。他说,那种随时可以跪下来向他们磕头的诚意,是“因为看见了一些人,他们闪烁着一种接近真理的光辉”。真理本身或许是无常的,“但是有些时候,它会聚合在某些时间和空间里面,也会偶尔停留在某些人的眼睛里”。借由梁冬的诚意,我们才能听到这些人那些令人感动的故事,以及他们对生命独特的理解。

他引曾国藩的故事讲“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他说,曾国藩每一天都特别累,最累的时候该怎么呢?他就坐在那里看着绝望,看着累,看着一切的消耗,然后等,等。然后,“啪”,有一个很微弱的小火苗就会出来,这就是“一元来复”。这个细节让我潸然泪下。多少次,在我感觉沮丧、抑郁的时候,我也是这样静静地看着自己,什么都不能做,什么也做不了,等啊,等,突然“啪”的一声,有什么东西生长了起来,心里就渐渐亮堂了起来。梁冬说,这就是生机。我不懂很深奥的道理,但我很喜欢他这样说。

不止是梁冬的文字打动了我,从这本书里,我也看到了一个编辑的职业水准,并由衷钦佩。这本书其实不是写出来的,是讲出来的,源于黄明雨老师对梁冬的一次采访和梁冬一个关于传统文化和健康管理的三天讲课稿。我自己做过编辑,深知要把讲稿/采访做成一本书有多不容易。讲出来的东西,大多比较散,但做成书,就需要有一条主线能把它串起来。但假如这个主线太强势,又会失去讲稿本身的灵活和趣味。所以最重要的,是拿捏好其中的度。

编辑把这些内容,分成七个话题,分别是“生病”“生命”“生灵”“生活”“生态”“生意”“生生不息”,一个“生”字,串联起了所有的内容,又不至用力过猛,限制每一部分内容的发挥,让人忍不住击掌称赞。

假如不是阅读纸书,我恐怕很难去留意这本书编辑工作的魅力。只有在反复摩挲一本书,一遍遍随意翻阅的时候,才能发现编辑的价值。

5.

读完《处处见生机》后,我在喜马拉雅上订阅了梁冬的“梁注庄子”,并关注了这个节目的微信公号“自在睡觉”。

因为时差关系,我常常是在早上起来看公号文章,上午去上英语课的路上听“梁注庄子”,听他从庄子讲起,然后自由发挥,联系科技、经济、心理、教育、生活各种侃,有时候乐不可支,有时候会心一笑,有时候心里湿漉漉的——如果换成晚上睡觉之前听,少不得要掉几滴眼泪了。

我没有在睡觉前听过这个节目,不知道它的“哄睡”效果如何。但在“自在睡觉”的公号上,常常会看到有人留言,感谢梁冬以及这个节目的每日陪伴。梁冬说,“所有睡不好的觉,都和你内在的某一项的对抗有关,找到它,发现它,解开它,接受它”。而他和他的节目,正在陪伴听众做这件事情。

无论在书中,还是节目里,梁冬都曾坦言,他曾有过很严重的失眠经历,并且经他寻访到的名医治疗都无效。他没有讲他的失眠最后是怎样被治愈的。但我想,只有亲身体会到失眠痛苦的人,才会这样郑重地对待睡觉这件事情,才会有志做这样一个节目,只是漫长的陪伴。

他说,睡觉不是进停车场,而是进加油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未来关于睡眠可能会发展成一种产业。想到身边有睡眠问题的人那么多,包括我自己,就觉得他的预测还蛮在理的。

前不久,“自在睡觉”推出一个新栏目“夜读”(有时也叫“晚安”),由正安的员工(如有听友/粉丝愿意参与,他们也欢迎)朗读《处处见生机》的一个片段,一次10多分钟,再配上一段轻音乐,我听了,觉得也很好。

有一天,突然想到,既然这本书带给我这么多触动,既然我这么喜欢这本书,为什么我不可以自己读自己录呢?仿佛是开了一扇窗,我从最喜欢的部分选了一小节,录好、配乐,也放到了喜马拉雅上。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常常生出淡淡的喜悦。

从此我知道,对于喜欢的书,除了抄,还有一种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喜欢,就是朗读,并且录下来,听自己的朗读。

6.

有一天听“梁注庄子”,好像是讲完《逍遥游》做小节的那期,我突然想起,我最早是什么时候读《逍遥游》的呢?是在大学,学古代文学的第一个学期。那个时候学文学史,也学具体的作品讲读。先秦除了《诗经》,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庄子的《逍遥游》和屈原的《离骚》了。我忘了这两篇中是哪一篇,因为时间不够了,我们并没有讲完,而讲过的部分,我也背不下来,只有隐隐绰绰的印象。那时阅历尚浅,完全是当纯文学作品在读,哪里想得到,有一天它会跟自己的生活发生联系呢?

我还记得,我们当时用的教材,是郭预衡、张俊主编的那套《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套六本,据说是非常好的选本。我们几个去买的时候,库房里只剩最后几套,压得都是褶皱。虽然品相不好,但这套书上也留下了我密密麻麻的听课笔记。虽然后来很少翻看,但毕业后多次搬家,我也没舍得丢弃它。

后来,这套书去了哪里了呢?

我想啊想,想起来了。最后一次搬家到通州我们自己的房子的时候,我处理了很多书,这一套作品选,连同一些教材、作品、笔记,一起卖给了收旧书的人。我觉得我真是决绝,跟了我这么久的书,说不要就不要了,清理得干干净净。

后来,我非常意外地知道了这套书的下落。有一天,我收到一个陌生人发来的短信,说他在北大读书,在学校的旧书市上看到了我的书和笔记,他觉得很有意思,就买了下来。我很奇怪他怎么知道我的手机号码,他说,我的书和笔记上都有。我这才想起来,读书的时候,我丢过一次笔记,此后每一本书和笔记,我都会在扉页上写上我的名字和电话。没想到,我倒因此而与这套书保持了某种联系。

这真是一个好的收梢。因为尘世各种烦扰,我没有精力为每一本我喜欢但却不能继续拥有的书寻找一个适合的去处,我就那样粗鲁地将它们一股脑儿扔给了卖旧书的人。但冥冥之中仿佛有一种力量,让它们自己找到了归宿。

也许,未来仍不确定,未来仍然要漂泊,但那有什么关系呢?一本书自有一本书的命运,亦自有一本书的生机。

而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