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以后,如何给我们的人生积累厚度

2021-03-16  本文已影响0人  墨简

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可阻挡的是时间,它像一把利刃,无声地切开了坚硬和柔软的一切,恒定地向前推进着,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使它的行进产生丝毫颠簸,它却改变着一切。”

一、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尴尬”现象

从27岁到30岁,这其中有3年的时间。我在不断犯错中尝试着突破、追赶。目的是为了不让我35岁的职业生涯仍然变得一塌糊涂。因为我知道这可能是我成长的最后的最佳时机。错过了这个时机,我已不再年轻,社会也不会再以包容的心态去原谅我的碌碌无为。否则,我多走一步错路,就必定要在以后以十倍的代价补回来。从30岁到35岁,我应该学着为我芸芸众生般的生命多积累一些厚度,以便让我下半生的职业生涯不要在“假如一切能够重来”的悔恨和遗憾中度过。

二、30岁以后: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家庭与责任的问题。

曾以为自己还年轻。曾以为有些问题离自己还很远。无论是颓废还是忙碌,时间都在飞快地逝去,感觉自己在加速变老。有些问题,不管我们是否愿意去面对,但我们的成长阶段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承担与年龄相匹配的责任。

到了这个年龄段,我们都不得不考虑家庭问题。如果我们已经成家立业,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的职业到底该如何发展,才能确保让我们支撑整个家庭的负担?这不仅仅包括我们的爱人,还包括我们的孩子及父母(尤其是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时候,我们要承担的是双方四位老人的供养)。到了这个阶段,我们的压力是成倍增长的,但如果我们在职场上的成长无法实现倍增,甚至还在以某种形式进行着倒退,那么,我们以后的职业发展就会面临更多的压力。而这种压力,更多的时候,会使我们没有余力去谋求更好的发展。

最近一南方朋友准备跳槽,但有一个很大的顾虑:如果他跳了,就意味着他得从头开始,意味着他将没有资金支撑他的小家。说得更不客气一点:他敢轻易动吗?他有那个胆量与勇气吗?还有一同事,因为姐弟均为孤儿,弟弟患有脑肿瘤。面对巨额的医疗费而束手无策。所以,将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得将所有的事趁早预测到。

第二个问题,是能力与年龄的匹配度问题。

所以,对于我们这些年龄30岁的人来说,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要慎重审视一个问题:从毕业到现在,我工作几年了?我身上所具备哪些核心的能力?作为教师,似乎大家都一样。但却不一样,有些老师就比较激进,比较优秀,比较专业,生活过得丰富多彩!

三、30-35岁:这5年,如何追赶

30岁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年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所以,要想让我们30岁以后的职业生涯不后悔,顺利渡过30岁这道坎,我们就需要在30岁这个节点上对自己负责,未雨绸缪。

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准一个可以为之奋斗5年、10年甚至更久的目标。

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因为一个清晰的目标可以让我们的职业成长围绕着一个点去积累经验,而这种日积月累的经验积累,也是我们日后升职加薪的筹码。虽然经验并不一定与能力相关,但如果没有经验的积累,我们的能力也基本没有提升的可能。

关于目标与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所谓核心竞争力,一定要有一个核心才行。围绕着这个核心,我们才能构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个核心,就是我们的职业目标方向:我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解决了,方向明确了,哪怕我们走得再慢,也可以比那些走弯路的人走得快,因为我们明确我们的目标,我们一直在朝着我们的目标前进,我们是在走直线。捷径是什么?捷径就是不走弯路,永远走直线。

我的未来5年目标:

2021-2022年带领临时接任的这个倒数班,突破自我,成为全学区前5名。(期限本学期)

与其同时2年时间跟着专业老师深入专业学习。公开课获奖1项、专业论文获奖1项。

2022年必须完成已经立项的市级课题。(参与信息技术)

2023年在课件制作上、公开课上有新的突破,获奖2-3项。(有可能的话带领班级团队参与)

2024-2025年为破格为一级教师做准备。

四、30岁之后:如何实现质的突破

30岁以后的职业发展,不应该再是原地踏步、停滞不前的状态。要想让我们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实现一个比较大的发展,我们应该从30岁开始,好好利用5年时间,着手以下3件至关重要的事情的准备:

第一件事就是完成我们的专业化品牌构建。

如何构建我们自己的个人品牌。我该干什么,适合做什么,此时应该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定位,并利用剩余5年的时间去积累。否则,“尴尬现象”一定会在我们身上上演。

“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在其专著《专业主义》中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你凭什么胜出?未来能够牵动世界大势的,是个人之间的竞争。能否独霸世界舞台,锻造他人无法超越的核心竞争力?你唯一的依恃,就是专业。”我们是一流的商务人士,还是一般的上班族?差别就在这里!给自己一个专业定位,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会为我们以后的职业发展增加更多有价值的筹码。

当然,为了支撑我们“专业化”的品牌形象,我们还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个方面,就是知识结构问题,要脱离具体的操作层面的问题,把我们看待问题的眼光放得更高一些,更远一些,成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而不是“鼠目寸光”的人。我们要向这个行业里最优秀的人看齐,并以他们为目标,作为自己修炼成长的榜样,一步一步弥补与优秀之间的差距。这个时候,在职学习、进修等等都需要提上日程,学会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第二个方面,就是树立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每一个行业的优秀人才,都有自己聚集的圈子。为什么有些人出去讲一次课就要好几万,为什么有些人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一个行业的发展?原因就是他们的影响力太大了。我们要想成为优秀的职场人士,也必须向那些最优秀的人看齐,树立在这个行业内的影响力,用我们的思想去影响别人。

第三件事情,就是找专业团队,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伴随其成长。

在成长的过程中,找一家具有成长潜力和发展空间的专业团队,并随着团队一起成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拿教师来说,一定早沉浸下来,向着专业的发展方向前进。如反复研究教材、反复倾听名师名课,反复参与课堂实践,反复进行反思总结。不断践行“三专”模式,日积月累,相信总会有结果。

不论我们现在已经“奔三”,还是过了“奔三”,请始终告诫自己:不要虚度了大好年华,抓住所有能够抓住的时间,为自己芸芸众生般的生命多积累一些厚度。当我们慢慢变老的时候,回想自己的一生,我们希望是令人欣慰的一生,还是悔恨和懊恼的一生?

最后,借用我最喜欢的乔布斯语录,作为本文的结尾。

“人这一辈子没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得精彩绝伦。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当我们觉得收入不如别人时,不要随便和别人攀比,因为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别人在获得收入的背后付出了什么,同理,当我们生活不如别人时,亦无需格外羡慕,因为我们的生活质量是自己通过努力创造来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