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机妈博物馆遛娃4部曲
上次我分享的内容,有人赞同,有人不屑,赞同的人会说:这周天文馆走起。不屑的人说,切,说的挺高大上,问题是我自己都对那些没兴趣,怎么会去呢?我认为,所有不能付诸于实践的指导都是瞎掰扯。要立马走起的人,感谢你们的信任,不过还别着急,这可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次咱们来点儿干货,参观学习博物馆?如果只是简单地走马观花一圈就完事儿了,那您还是省省吧。遛娃绝对是一门学问,我在这条路上摸索了有一阵子了,把我的经验跟大家嘚啵嘚啵:
首先,做什么
这个看着无关痛痒,实际却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通常博物馆都会很大,如果什么都不知道就盲目地去,很有可能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什么收获。所以这个功课是一定要做的,孩子大一点的可以一起做,孩子小的就家长自己做。
很多有心人,都会大致了解一下基本信息,这里我就经验分享一些需要了解的重点。基本介绍——这个**百科上都可以get到。看似官方,实则可以告诉你一个大致的方向。比如馆有多大,可以预估一下参观的时间。具体位置——有些馆会有分馆,比如铁道博物馆,前门那里有一个,东郊有一个,区别在于前门那个大部分是火车的模型,东郊馆则都是火车实体。个人可以根据喜好选定中意的那个。开放时间——这个看似无足轻重,实际还是挺有用的,比如大部分馆周一闭馆,16点之后就不售票了,还有一些设备升级或者闭馆检修,一般官网上都会有通知,如果不提前得知就有可能空跑一趟。特殊活动——美术馆会有专题展览,定期变更。国家博物馆会有一些特展。首博也会不定期有一些著名的画展。提前了解之后,有计划地去参观效果会更好。镇馆之宝——详细了解一些镇馆之宝的信息,如果是小孩子把这些背后的小故事提前了解一下,相信孩子一定会听得津津有味,而且还会增加对你的崇敬之情(哇,妈妈懂得好多啊!一定是看稿子才学到这么多的吧,我长大了也要看稿子……),我满满的都是虚荣心呀。
其次,带什么
充电宝和耳机:有些场馆会有微信同步讲解,会用到耳机。水杯:有些场馆会有水供应,有些场馆却是不对外的,很多馆里买水也不方便,所以有水的场馆就只带水杯,没水的场馆就带一壶水。(当然这个也是多去几次才会知道了的,比如科技馆就有纯净水供应)零食:大部分时候会错过正常的饭点,所以带一些面包、巧克力之类的可以在休息时补充一点体力。
再次,看什么
终于到达博物馆了,第一件事当然是要领取介绍展馆的折页,或者看一下展馆平面图,一般都会清楚的标明参观路线,按顺序参观就没有问题。看折页还要对重点展品、体验项目和预计参观时间做到心里有数。折页留着后面还有用处。第二件事就是去服务台租导览器,再详尽的攻略都不如专业的讲解,租导览器的时候也会了解到是否有志愿讲解以及具体的时间。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导览器,喜欢的部分还可以多听几次,比如去洛阳的天子驾六博物馆,我家小睿同学对一个坑里一只小狗的典故比较感兴趣,来来回回听了五六次。第三件事很多人都喜欢边参观,边拍照,个人不太喜欢这种方式,因为场馆一般光线都比较暗,而且不可以用闪光灯,建议还是多看实物多参与知识构建中。参观时要有重点,不能啥菜都往篮子里捡。如果想让孩子多学习某方面的知识,千万不要提着耳朵告诉他,而要找到他感兴趣的点慢慢植入。(忽然觉得我是个心机妈)
最后,收到什么
参观结束后,大部分人都是随手发个朋友圈就算完事儿了。其实这部分也是不能省略的一步,等回家后,要把之前带的折页和资料整理一下,年龄小的孩子可以引导孩子画下来,从开始到结束,把看到过的都梳理一遍。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不仅可以画画还可以配上有趣的文字,再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整理成PPT。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个是看过的学过的印象会更加深刻,二是以后写作文构思啥的那都不是事儿。长期的积累下来,那绝对是了不起的收获。
啰啰嗦嗦了一大堆,以上都是一些具体的步骤,具体参加哪类博物馆还是要看兴趣所在,有交通工具类的,历史文化类的、科学技术类的,建议按主题制定计划。后续的后续,我有时间还会整理一些具体的分类。顺便再说一句,如果能约到同龄且兴趣大致相同的小伙伴就更好了,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发现,他们在一起更容易从玩耍中发现和学习。看完这篇之后,不要再等了,大家都约起来吧。
心机妈原创,欢迎关注心机妈的公众号“时光碎碎片”,也欢迎收听荔枝FM“最爱妈妈睡前故事”,跟我一起享受当个甩手妈妈的乐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