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0

2021-05-10  本文已影响0人  早安5点55

在书里总能发现一些你已经感受到事情,但表述起来模糊不清,或是过于直白。

不像大师就能表达得准确且充满浓郁的学术气息。

得到的开始就是失去 ?

“有限的,固定不变的东西,没有办法填满无限的可能性。”

“存在结构会溢出所占有的对象。”

真相只要一个?

“人类重视和珍惜的价值,并不客观存在,只是来自于个人或特定文化的主观偏好。”

“视角主义教给我们的,不是分裂的必然,而是谦逊的必要。”

带上积极两个字就一定是正面的吗?

“消极自由:我不想要什么,就可以不要什么。(摆脱障碍的自由)”

“积极自由:我想做什么,就可以去做什么。(实现目标的自由)”

直觉上认为争取和追求这种积极自由更有价值,但是没仔细想过积极的自由更容易被滥用,强制的极端就是奴役。除了被别人和外界,也可能是被自己。大概类似于“我执”的状态。

人和人的想法无法达成一致?

“‘交往理性’,也就是好好说话这件事,其实是我们生活中规范性共识的源头。”

遇到意见有分歧时,我有时候会选择放弃沟通,总觉得谁都有自己的坚持,让谁妥协好呢?有时也认为鸡同鸭讲,不必了。如果把言语只是当作“策略工具”,达成一定的目的,那么当然,它不见得能给你一个你想要的答案。但若是抱着用“交往理性”一起把道理讲通,未尝不能达成共识。

“存在主义是绝望的哲学,也是希望的哲学,但最重要的是,它是行动的哲学。”

认清真相,继续战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