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无奈

2017-01-05  本文已影响0人  乐睇

心理学中有个词叫原生家庭,是这两年关系这门学科时才知道的,说关注,也只不过是晚上听听青音的晚安语音,看看武志红的公众号,买了若干本心理学的科普书籍,但大部分都是新的关注。可是这个词总在脑袋中冒出来,同时我也总用它来对比自己的现状。

原生家庭即指父母的家庭,儿子或女儿并没有组成新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泛指原生家庭。

到了而立之年,按传统早应该组建自己的新生家庭,最起码应该独立生活,但很遗憾,我依旧与父母同住。生活上已经习惯,但心理上的界限早在几年前就出现了,表现在父母的很多行为,特别是我爸的,看不惯了。

而这种看不惯后,我对应着自己,开始极度恐慌。

我爸是个长达几十年的失业者,却总在找工作,印象中没有一份工作做得长久。起因是他年轻时从外企离职想要出国打工,没出去。以后的求职总是高不成低不就,是典型想要钱多、事少、离家近,最好还有些地位的人,结果是,哪怕找到一份工作,做的时间都不长就辞职,原因还都是老板或者同事有问题。我现在也失业(虽然还有些收入),也是三十岁,求职是不自觉的也冒出典型的想法。想来这种人就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更不明白自己能给别人带来什么的幻想者啊。

我爸特别愿意抱怨(挑刺),而且伴随着尖锐的声音。抱怨社会,抱怨他人,特别是抱怨我妈。而且抱怨都是写琐事,或者更夸张的说连琐事都算不上。抱怨的时候常用语是:你总是***样,什么玩意等等这样没有具体事情指向的说法。曾经看本书上写,大概意思是:不要做破坏性的沟通,要就事论事,并指出改进办法。沟通真的是门学问。这点我还好,也会有时候不满意朝我妈抱怨(仅对我妈,妈妈真可怜),但沟通这点我听差劲的,有时候听我爸说话也有这种感觉,无主题完全不知道他想要表达的是什么,而且愿意翻旧账。

我爸学的东西挺杂的:按摩、外语(韩语、日语、英语)、小提琴、发明......但是没有一样精通,而且常常一样东西坚持不了一段时间就换别的了,甚至一天中也不会专注的做一件事。我也是这样,只是换了种形式:我总是觉得一天中我应该能做很多事:要学专业,要学英语,要运动,要写作,要读书,要看电影......可结果是,这些东西我没一样可以达到专家水平,而且我也不会专注,总是做做事就上网,吃东西,反正就是就得自己的时间碎片化了。

我爸日常习惯特别不好,我最受不了的就是他吃完饭,在沙发上一趟看电视,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比葛优躺更不堪。我也会出现这种情况,靠在床上捧着电脑看肥皂剧还吃零食,虽然很少,但出现过就得承认。

说实话,我和我爸不亲,因为我心里上是有些瞧不起他的,可为什么这些恶习,在我身上也出现了?以上我是在抱怨,但更希望写下来可以梳理我自己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来源,然后我去纠正。因为当我认识到自己害怕走进婚姻,甚至不知道怎么和男生相处,我害怕了,特别是现在打字的过程,是真的害怕。原生家庭是投胎的事,有无奈,但重要的是别让这种无奈过多影响的自己的人生,觉得反正都这样了,抗争也没用,还是要努力打好自己的人生牌啊。

或许,我的解决办法是应该搬出去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