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嘉年华跟永澄老师学做年目标

2019成就嘉年华——向上一小步走出绝望之谷

2019-12-04  本文已影响0人  Mz31

       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12月1日记于绝望之谷谷底。2018年的跟永澄老师学做年目标新手版就看到了这个成就嘉年华活动。去年没有行动,因为想了一下感觉没有什么可写的,是失败的一年。等待2019年好好干努把力一定能够取得很多成果。但现实并不是很丰满。今天如果不记录,2019年的历史会不会在2020年重演。今年的成就嘉年华活动就是我走出绝望之谷的第一步。

个人成长

        迷茫,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和去年比的话今年是有一点成长的,去年是什么都不想要,不想和任何人、事接触,今年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1、稻盛和夫的《活法》前三章关于他对自己探索的那部分重新读了一遍,我佩服他一直践行提升心性,磨炼灵魂。一边读一边记录了一些他说的话。

2、把《如何高效学习》读了一遍,这次读的时候做了一份框架图。我想把书中的学习方法应用到我的学习中去。

3、感谢玉成,跟着玉成做了第10周到第24周的周计划,周复盘,计算投资时间安排任务

4、从6月9日开始用一元笔记本做记录,写了15篇反思。有时也记录计划、笔记,想记啥记啥。

5、写了一篇对过去5年的反思,发现自己一直在跟别人比较,从开始的羡慕变成了后来的嫉妒。想明白后告诉自己:要做自己。别人取得成就时不要羡慕,更不要去比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思考自己的发展线路,并慢慢积累技术能力。不要轻易采取别人的建议,要根据自己下个目标的需求做出判断。

6、认识到由于基础不一样,别人可能很快地成功,而我可能花费更长的时间。如果这个目标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那经历由陌生到掌握是必须的,可能会很漫长。但没有必要去和身边的人比较,能够做的就是问一下他们走过什么弯路,自己避免。

7、曾经认为一定有一种非常高效的方法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现在发现最高效的应该是找到思路之后投入大量的时间练习。

8、认识到各种方法只是形式不同,形式应该为内容服务,只是提高效率用的。不能想着一步到位,直接用上最高大上的那个方法。这个找不到,即使找到了也不会用。要从最简单的开始,慢慢的就过度到那个最强大的方法上了。

9、发现应该思考自己是谁,有什么能力,能做什么,想做什么,然后去做。

10、想明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以前经常抱怨大学老师为什么只讲最好理解、又非常旧的技术,没有给我指出一条明路,学到最后不知道自己学的是什么了。自己如何发展还是要靠自己去探索。

11、今年备战考研,复习到最后意识到要背的考点还都没有背下来。找了一些记忆方法来提高记忆效率,最后试着把《记忆魔法师》前五章中介绍的理解、组块、找规律和联想法使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12、学习了RSQC模型,在11月定周计划时练习使用。

13、11月练习使用WWW、EBI做每日的午、晚复盘。

14、阅读了永澄老师的《如何让自己做得少,但却得到多》,记住了四点。第一把握事物本质规律,第二做出理性决策,第三资源共振,第四做高概率正确的事。

15、发现自己做事很少问为什么,不想目的是什么。以前一直认为问为什么是在抬杠,觉得重要就开始干起来。结果很多任务都不了了之。

16、11月中旬开始仔细阅读永澄老师公众号文章。因为我觉得在永澄老师的文章中可以学到本应该有的一些价值观和方法论。在第一个工作的转正报告会上人力资源部长评价我找不到重点。这句话就像一个种子埋到了心里,慢慢生长。后来感觉工作怎么做怎么错,永远找不到问题所在。学了PROT模型后发现以前的问题是工作前没有问清目的,没有过到思路就开始干起来了。我想相信继续阅读永澄老师的文章会获得更多有价值的知识。现在已经读了14篇。

17、用早晨起来后做当日计划的流程,做了一个日计划系统。

18、学习了永澄老师的周计划定制方法,做了一个周计划系统。

19、向考研成功的学长学习了背书经验,做了一个背书管理系统。

事业发展

        2019年我的精力主要放到了备战考研上,想要通过备考复习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但现在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备考复习阶段一直在追进度,但怎么都追不上。到最后这个月觉得知识点都用不出来。再次体验到目标和思路的重要性,要有切实可行的目标,清晰的思路再做事,今年全程只是跟着老师的安排一点点做。记录一下证明自己没有虚度时光。

1、把高数教材的课后题配合着答案做了一遍,当时认为这样有助于理解概念。有一点用但是不太大,对于感兴趣的点有了一些了解,而以前就没有明白的点还是不敢去接触。

2、在3月份学了零基础视频课,主要讲的是极限、微分、积分三部分,做了笔记,试着用课中学到的例子来记忆知识点。

3、4月到6月开始了数学的全面复习,高数、线代、概率基础课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了笔记。

4、在基础阶段边看视频课边做《高数18讲》上的练习题,由于进度太慢留了几块知识没有看。用做注释、画流程图的方式记知识点。

5、5月中旬的时候看着自己复习进度太慢,非常着急。用了一次电话咨询服务,找老师做了一次复习规划,主要复习任务的截止日期排到的7月底。感觉暂时不焦虑了。

6、8月底开始了数学的强化阶段的复习。视频课看了一部分,后来感觉太慢就不全部看了,哪里想不明白才去看下讲解。笔记开始是写在一个单独的本上,但是要记的内容太多了后来改记在书上了。这个阶段主要是把《闭关修炼》看了,练习题配合着答案做了。

7、11月开始做真题练习,不会的概念一个一个地查,现在做了两套。准备了一个错题本,用来整理思路。查过的概念都标注到了答案旁。

8、做真题认识到自己一直在逃避记忆,没有背下概念题根本做不出来。用概率部分的知识框架做记忆训练,试着培养自己的记忆习惯。现在背了3章。

9、2月份开始复习英语的,在4月底学完了单词课,做了笔记。在6月底的时候用单词本和笔记完成了单词的第一遍背诵。

10、4月份把单词音标学了一遍为了把单词读得更准确一点。

11、做了单词卡片把单词背了一遍。因为之前用单词本时单词是顺序抄下来的,很多词意都是靠上个中文意思联想出来的。所以做了单词卡片每次只看一个词,有时是乱序的,尽量做到看英文想中文意思。

12、在4月到7月中旬学习了100个英语长难句的语法分析。

13、阅读基础课在6月学完了。了解了考试的命题思路。

14、在9月学习了阅读强化课。做了14篇阅读,整理了阅读答题技巧。

15、10月开始学习阅读冲刺课,现在做了28篇阅读,补充了答题技巧。并完成了精读。

16、政治基础课在6月学完了,在书上做了笔记。

17、9月、10月学习了政治强化课中马哲、毛概部分的视频课,史纲、思修部分看书学习的,配合着做完了《千题练》的习题。

18、11月中询开始做政治真题册,现在做了72页。

19、专业课部分的《静力学》教材看完了,做了笔记,总结概念和例题解题思路。

20、专业课部分的《自动控控制原理》教材看完了,课后的重点习题做完了,做了笔记。

21、专业课真题现在做了2套,在答案旁做了注释。

22、静力学知识框架背了一遍。

23、自控的前3章知识点背了一遍,自己编了3个口诀。

24、字帖练完了一册。

25、在考研帮APP上核心单词背了一遍。因为单词卡片不方便携带后来该到了APP上。

26、用默默APP把单词背了2遍。在这个APP上有我学习的那本单词书,还可以看记忆曲线,不熟悉的单词可以重复记忆。

27、找到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环境,北方工业大学。7月、8月在家复习根本进行不下去了,一看书就犯困。9月之后一直在北方工业大学的自习室复习,效率提高了。

身体健康

        身体还是很健康的。我发现白天要补觉,早8:00前,下午2:00前,晚上6:00前短睡10分钟,之后会精力充沛。如果如果睡醒后无法清醒就听首音乐。吃饭要少食多餐,吃到感觉还有点饿就差不多了,再吃的话感觉是饱了,可过一会就该胃难受了。

1、今年体重减了7公斤,从86公斤减到了79公斤。

2、3月、4月制定了每周锻炼3次,每次跑3公里的运动计划。

3、最后一个月保持12点前睡觉,睡眠平均时间7小时。投入时间不能搞大跃进,每天的睡眠时间必须要保证。否则就会是狂干1个月,停滞2个月。

4、今年胃部不舒服的问题基本控制了。要少食多餐,尤其是晚上尽量少吃一点。

家庭归属

1、上半年在家复习时为父母做晚饭。

兴趣关注

        喜欢看看电影,看看美剧,练练字。

1、《生活大爆炸》最后一集还攒着没有看,想等到考试完成再看。

2、重新练回了行楷字体。大二的时候跟着一个学长练了一段时间,后来自己都是断断续续的写。这次那个学长又把我招呼起来了。

3、行楷课程学完了。

4、行楷单个字练习的阶段完成。

5、开始练习篇章的书写,《道德经》抄到了27章。

6、多次被一起练字的伙伴夸。

7、以前学长留下的行楷教材自己练了50%了。开始每天练三个结构,后来练写篇章了就改每天练一个结构了。践行进之以猛持之以恒。

8、练字成为了兴趣,练字练心。每天写30分钟,固定在饭后写。

朋友和重要的他人

        身边常联系的朋友还有高中同宿舍的同学了,正好其中一个也在准备考研。

1、发现买的考研课程可以多平台同时登陆,就把账号分享给了那个同学。

2、帮那个同学解答过一个问题。

3、夏天的时候有一个高中同学结婚,帮着他布置了婚房。

财富物质

        今年没有工作所以也没有什么收入。但留了一点钱在基金里。今年春节过后股市涨了起来,投的基金赚了。算了一下够付考研课了。

自我实现

        目前还没有找好方向。

后记

        今年列出了63件成就事件,感觉比去年有进步。今年的主要任务是备考,现在判断是考不上了。复习过程一直都在赶进度,做的大部分都是无用功。有时还会怀疑自己就算考上了想考的那个专业,这个方向在北京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吗?复习到最后越来越觉得自己不会学习,一直都是在抄书。万事没有失败只有反馈,那今年的复习能告诉我什么呢?想要通过研究生阶段的饿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虽然工作了两年但是对于所在的非标设计领域并不是非常了解,不知道发展方向,只是选了一个高大上的学校去考。想要通过一年的复习经历让自己变得更加高效、自律。其实自己已经很自律了,只是自己的要求太高了,在投入时间安排上搞大跃进,反而没有了效率。想要回家,在外面没有安全感。其实自己已经习惯了一个人,和父母住在一起反而不习惯。在目标、任务和成果的设置上基本上都是随感觉而定,开始就没有思考过思路。这也就是当时人力资源部长说我找不到重点的原因吧。所以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做事前多问一个why,找一个正确的思路。

        最近开始阅读永澄老师的文章,坚持下去一定很快就能走出绝望之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