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潜能自白书-----潜能发掘营第二课深度思考
我深深地感觉到我陷入到一个潜能的典型误区中,听完胡一刀老师的课,一直有这样一个感觉萦绕在我的脑海。如果说对胡老师的课进行一个完整复盘的话,我更愿意抽取其中重要的一两点,进行一个深度的思考和推出一个新的方案。
老师一上课,用牙买加误区和清洁工误区的两个实例来引出了他的这堂课的一条主线-------你的潜能还未被发现,有人正在误导你的潜能发现,如何正确发现自己的潜能,用你的潜能变现。但今天这篇复盘文我只说三个重点。
重点NO.1: 工作是工作,发挥潜能是另一个话题。我们并不是完全生活在潜能世界,时时刻刻都是在用潜能来工作学习和生活。如果没有用到你最拿手的潜能,你也可以通过努力学习一种技能来维持你的生计,但是如果你的潜能一旦被开发出来,再得到好的方法,跟对一个好的老师,那你的生活将会变得绚烂多彩。
重点NO.2:关键是,我的潜能到底有没有被开发出来?胡老师的课就完全解答了,我们这个问题:他指出有许多时候我们其实是被家庭和公司在误导,可能你的潜能是B,但是我们的家庭和公司会给我们指出是a。从此以后你就踏入到一个a的工作氛围当中。20年乃至于到退休之前呢?你都在从事a的工作。看上去很可悲,但这也不是没有破解的方法。胡老师又说道,一种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八小时之外,去完成你的潜能大事。另一种你可以在工作中寻求到另外一种工种,善于包揽重活,义务为大家服务。
重点NO.3: 正确发现自己的潜能,有潜能的地方必有天赋。学生时期,“别人家的孩子”总是学霸,考试每回都是第一,还每天玩网游。工作中也能发现那些奇人,你要干三个月的工作,到他手里两个星期干完,而且不加班,还又快又好。在社会上更看到有些不同寻常的人,什么气功大师之类的。这样的本事,天生就会的话,真是容易让我们普通人绝望。恭喜大家,你并不用绝望,因为上面所说的一切都是“发觉潜能”的“误区”所在:大家要明白,天赋可能没有,潜能可能有,如何解释的?天赋是在一群人中,就是挺顺利的一个方面就是天生比别人强。我一来没人能够比得上我,别人差远了,但是这发生在我身上概率很低。而潜能,是跟自己比,在日常生活中,有种能力如果不用就看不出来,但是你一旦要做这件事了,你却会做的很好。从职业角度来看,只有显性的能力,才能满足社会需求,创造社会价值,才会有人买单。所以这隐性的能力就是我们去要发掘的潜能。胡老师再次指出:在某段时间,在某种环境。你把你所有的能量罗列出来,相比较强的哪种能量更强可以试着去完成。
引发思考:如果跟他人拼天赋,你会气死。这个世界上就是有一种人,他的头脑是“开挂”的。我就碰到过成绩优秀,爱玩游戏,篮球也打的不错,钢琴九级,周末还有时间做志愿者的学生。而自己的孩子就是每天捧着书本学习,业余生活没有,天天宅在家里,跟世界名著抗争,考试依旧答不上来,计算还会漏掉一小数点的人。作为人民教师的我,看多了优秀的孩子,为了不把自己的孩子的自信给磨灭掉。忍着不把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秀挂在口中。日子还得过钱还得赚能力还得提升,开心依旧得开心。
与其说天赋。是我比别人在什么地方更强,倒不如说在我多个能力的发展通道上哪个成功率更高,掌握速度更快。首先要确定自己有哪些能力类型:九型人格比较玄幻,MBTI更能深刻发现人的类型。在我的知识领域当中,根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不是简单的智商人的智能是多选的,主要包括:言语,逻辑,音乐,视觉,身体,自知,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有了多元智能,才有了后续的“情商”这一理论。个人认为多元智能更接近我们的潜能。
![](https://img.haomeiwen.com/i2192472/a2d5387e046a534e.jpg)
而在学生时代,我们每一次的考试学习,其实都是用到了逻辑推理,和语言智能这两项,每一次当我们要发展更多的智能的时候。都被老师家长一句话好好学习,别整那些没用的顶回去。事实证明,到了工作岗位上,而那些技能才是我们更重要,更急需去发掘的潜能。说实话,我只完成了九型人格的分析,但是我准备再去完成MBTI,更深层次的分析。把自己愿意做的,喜欢做的,能够做的,做的好的事,一一罗列出来,和胡一刀老师给的图表进行对比(立刻完成)。相信不久的将来会体验到不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