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义表达的文本解读

2021-12-05  本文已影响0人  夏葳

——以语文阅读教学为例

语文教学真实的情况是,母语谁都会,课文不存在看不懂的问题。基于这样的理解,语文课堂往往是无聊的。如果说读书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或者说能对抗无聊的,也许就是很多思想深刻的文章,每个字都认识,组合成句子和段落,却看不懂。

这里有两方面的理解,一是语文课依然无聊,毕竟仅靠有趣的文章,构不成有趣的语文课,这需要老师们去创设知识图谱,丰实厚度。二是语文学习不再无聊,文章本身和学生自己建立了内在联系,对意义的追求就是对无聊的对抗,而这种意义显然不是语文课带来的。

细想一下,有趣的文章,它的语言是一种事物、思想的表征,它们以句子的形式形成命题,以句群和段落的形式形成推理过程。我们所谓的看不懂,是看不懂作为表征形式的文字背后的语义判断与推理。

实质上,理解这样的文字和文章,就是理解作者对某事物的思想和论理过程。这需要读者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语言文字只是起到中介作用。任何人的判断和思想都需要通过语言表达。因此,我们交流的时候,语言就是我们的达成共识且共同使用的表意符号。

如果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那么语文就是思维的操场。体操只是操场上的一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运动项目,除此以外,还有很多项目,都需要在这个操场进行。这里的语文,不再是学科概念的语义,而是作为符号系统的大概念“语文”,不再以狭隘的学科概念束缚了我们真实的表意。

谈到这里,我们的对“语文”这一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我们不必说命题、论断或推理,姑且先退回到词语本身的概念,就很让我们警惕,语词一定是要在语境中去理解。不然我们在讨论一个事情时,很多概念都是内涵与外延不一致的。

更何况,那些由概念和推理组成的语段,能够准确理解,还原到作者透过文字表达的本意,是需要共同语义符号系统的,同时,不可不说,读者的理解,一定是个体思想加工后的很个性化的理解。也就是说,理解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作者的表达含义,一是读者读出的含义。

很多难懂的作品多是这样的情况。当然,即便我们精确地理解了文本,依然未必可以说是读懂了。为什么这么说?可以拿王国维的境界说举例了。有很多时候,对一作品的理解,不仅仅是它的字面表意,更有读者加入自己的感受体会和理解后的深意。

很多经典作品,不同的年龄、阅历、学识、心境都会有着各自独特的理解,里面会有一些层次或境界的区别。这个境界的区别,就在于作为读者的自己,能通过作品并结合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丰厚的学识积淀领悟出的历史必然的逻辑、生存逻辑、人性解读等常识性真理。

语文课更多的时间都在规范考试答题范式,这样的范式是一种表达的规范,它不关乎你的理解力与情感,更像是一种规驯——不这样,你就会被扣分。还真不是评判理解力不到位的一种方法。这样程式化的学习,本身就与理解力关系不大。

再者,即便是有趣的语文课,它关注到了理解力和读者个性,它的容量是极有限的。这样的好课堂,就容量而言,也是指望不上的。广阔的语文学习,它的课堂是很广阔的。就此看来,语文课堂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启蒙和激趣。当然不可否认,一堂好课,他能在某一方面,对学生有些显著的训练效果;语文老师,应该在这方面去努力钻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