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广告牌》| 他们到底杀没杀强奸犯?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选择的结果。
本文严重剧透 插图原创影片在第75届金球奖上一举拿下剧情类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电影剧本4个重量级奖项,成为当晚最大赢家。
《三个广告牌》
在女儿谋杀案过去几个月仍未找到肇事者之后,女主人公Mildred Hayes决定走出一招险棋:制作了三块广告牌立在通往她居住的小镇道路上,牌上标语径直向当地警察局长William Willoughby发问“为什么还没有抓到凶手?”而当局长的二把手Dixon——一位有恋母情结、不成熟且有暴力倾向的警官参与调查这桩案件后,女主角同Ebbing小镇执法部门之间的战斗则愈演愈烈。(来自豆瓣)
看这简介我以为是《永不妥协》式的片子:悲伤的母亲和邪恶的警察局长对抗,最终帮女儿讨回公道的解恨故事。
而事实上本片探讨的,是我们面对仇恨应该如何生活。
这部电影的开放式结尾,也是让观众们猜测,Mildred和Dixon最后究竟有没有选择杀死强奸犯。
而我猜他们最终没有那么做。因为在此之前,他们每一次选择让愤怒延续,结果都不尽人意,过程中自己的内心也渐渐改变。
第一次选择,愤怒的母亲决定竖起这三块广告牌,毕竟自己这么难过,哪还有心思让别人过得好?她在媒体上控诉警方的不作为,但当身患癌症的局长在Mildred面前吐血,她才意识到,自己因为仇恨,一门心思地想找一个控诉的对象,却忘记了她所控诉的人实际上只是一个身患癌症、尽职尽责的好警察。
而这些她本来应该知道的,只是她选择了无视。
又一次面临选择的机会,当广告牌被烧毁,她还是选择了让愤怒肆虐。半夜烧毁警察局,过程中还差点烧死保护她女儿卷宗的Dixon。后来才发现自己又怪罪错了对象,差点酿成大祸。此时,她转变了对待前夫女友的态度,大概也是因为内心已经悄然转变,理解了“愤怒只会带来更大的愤怒”这个简单的道理。我猜想,她自己也曾像这个女孩一样善良单纯吧,只是人生的机遇让她很难回到不那么愤怒的从前,所以才会告诫前夫善待女孩,就像保护曾经的自己。
而一向冲动好打人的Dixon呢?得知自己爱戴的局长自杀的消息后,跑到竖立广告牌的公司把老板暴打了一顿。在自己受伤以后,才终于能够感同深受他曾施虐的对象了。偶然的机会遇到这位老板,他不计前嫌地帮助自己,让他意识到每当愤怒来临,自己本可以和这个老板一样选择善良和爱的。
还不止这些,当一个人发自内心地信任你时,你也会开始相信自己。局长的信让Dixon再次看清每个人内心都有的良善,也是这份爱,让他即使知道害他受伤的人是Mildred,也没有和往常一样选择不顾一切地发泄愤怒。
事已至此,Mildred和Dixon都不再是从前的自己,他们知道愤怒是把无明火,放出来,就会毁掉一切。
那么我们凭什么不认为,在最终的一次选择中他们会主动遏制住这把无明火呢?
影片最后,他们走在复仇的道路上,又一次面临选择,彼此都不太确定了。
这也像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面对仇恨,我们也总是徘徊在路上犹豫不决,到底该不该报复?该不该索性就放那么一把火!?
我认为Mildred和Dixon的故事告诉我们,答案是明确的:
不该。
完。
一名爱画画的,心理咨询师
喜欢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