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中隐藏的知识3

2024-06-19  本文已影响0人  甘草国老

《贺新郎》

词牌名之一。

此调始见苏轼词,原名“贺新凉”,因词中有“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句,故名。

后来将“凉”字误作“郎”字。

司理院

官署名。五代时,各州有马步院,以牙校充马步都虞候。掌刑狱。北宋开宝六年(973),改马步院为司寇院,废马步军都虞候,置司寇参军。太平兴国四年(979),改司寇院为司理院,司寇参军为司理参军,掌刑狱勘鞫。

修齐治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并称。《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儒家主张由近及远,由己及人,所以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形成其伦理政治哲学体系。

私试

亦称“月校”。宋代学校中的一种考试。每月进行一次,由本学长官自行出题考校。相对于每年一次由朝廷差官主持的公试而言。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定,太学外舍生每月私试一次,每年公试一次,合格者升补内舍生。后私试法愈严,季考三场,第一月考经义,第二月考论,第三月考策,遇公试则免考。武学、医学、律学等亦有私试,试法与太学大致相同。金代太学亦行私试,然三月一私试,以季月初先试赋,间一日试策论,中选者以上五名申部。

打马

1. 扬鞭策马;骑马。

黄梅戏《女驸马》:“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过去中了状元要被赐骑马游街,老百姓俗称“状元游街”或“打马游街”。

2. 古代博戏名。

具体而言,打马乃是古代一种博输赢的棋艺游戏,棋子叫做“马”。按照一定的规则、格局和图谱,双方用马来布阵、设局、进攻、防守、闯关、过堑,计袭敌之绩,以定赏罚,判输赢。

弹劾

由一国宪法或法律规定的、当享有某些特权(如刑事诉讼豁免权)的高级公职人员等有特定的违法行为(如叛国、腐败)时,对其进行检举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行动。弹劾起源于英国。是议会制国家的议会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一种重要权力。

内降

内降是皇帝不由中书、枢密等而直接发出的旨意,全称是内降手诏、内降札子、内降指挥、内降文字等。

一、内降的定义和形式

1. 内降是皇帝不由中书、枢密等而直接发出的旨意,全称是内降手诏、内降札子、内降指挥、内降文字等。

2. 内降的形式多样,包括手诏、御笔手诏、中旨、内批、上批、御札、御笔等。

二、内降的内容和影响

1. 内降内容主要涉及授官、减罪、免税等予以个人的恩泽,大多违反朝廷相关法度。

2. 内降以其“反常”而能反映出北宋中期高层文书行政中容易被忽视的某些“正常”、“日常”情况。

3. 内降的存在扰乱了中央正常行政秩序,如仁宗朝的内降遭到士大夫普遍抵制,其内容违反了朝廷相关法度,并且君主以个人意见冲替诸司已有处理结果。

三、内降的制约措施

1. 宰执等士大夫抵制内降,如杜衍,“凡内降与恩泽者,一切不予,每积至十数,则连封而面还之”。

2. 朝廷为整肃内降现象,多次出台相应举措,如宋仁宗于康定元年(1040)十月下诏,内降须中书、枢密院执奏。

3. 皇帝使用“内降”的形式,来任命三衙管军,总是或明或暗地居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北宋从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开始,直到宋仁宗、宋哲宗、宋徽宗等各朝,表现得都较为明显,南宋则以宋孝宗朝最为突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