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读书记读书

什么是一本好的旅行笔记:《最好的时光在路上》

2018-01-25  本文已影响34人  方家九小姐

读书记 #3

看《背包十年》看的很毛躁,所以必须找一本清新又有深度的旅行笔记换换口味。郭子鹰这本《最好的时光在路上》就是优良旅行笔记的范本,不愧于他国家地理专栏编辑的名头。我在写《背包十年》书评的时候说,最差的旅行笔记是流水账式和堆砌资料式,而好的旅行笔记却没有固定的形式,各有各的好处。而这本游记最大的好处或是特点就是:写人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写人,但不写自己。他写莆田画壁画的X,写印度喀拉拉开回水游船的格兰特船长,写缅甸卖围巾的小姑娘,写以色列遇到的女兵,和日本的大和尚。他更是用“晨露打湿的栀子花,微雨湿润的百香果”来形容斯里兰卡的岛民。

文笔真是对比出来的。《背包十年》里写斯里兰卡,印象里就是酒店的豪华,宛如度假村之国;郭子鹰的斯里兰卡,写大象孤儿院怎么用大象的粪便造纸,深色的纸是吃棕榈树叶的大象粪便造的,浅色的纸则来自吃椰子的大象——你说那本书更有意思?

同样是写印度喀拉拉的船长,《背包十年》里写船舱的摆设,家庭成员,活像做户口调查;《最美的时光》里也写格兰特船长。他说“观光旅行有点像看电影,乘坐米船旅行则像是听音乐会,更舒缓,更简单,也更情绪化”。没有从左到右写船上的布局,只写船是怎么用废旧的回收物品造的。前者,写了一个普通的游船船长;后者,用小学语文阅读的说法,是从侧面反应了格兰特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写人,但不写名人。郭子鹰写日本的时候也写村上春树,宫崎骏,但没有过多堆砌任何生平资料,更多的是写日本这个地方对他们的影响。不像《背包十年》,凡到一个城市就介绍基本概况,面积多少,人口多少,怎样崛起,怎样衰落;凡写一个名人就介绍生平简历,生年卒月以及成长故事。去西班牙就大讲高迪小故事,去荷兰必谈梵高,在班加罗尔就大赞修女特蕾莎。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写自己,但不做作。在我看来,好的旅行笔记必然会写到自己的感受,但是不会故作欢喜或伤感。即使写自己,也不会像流水账一样全写的吃喝拉撒。书中我最喜欢的一章,是郭子鹰婉婉道来他一路上听的音乐,和几次的灵魂出窍。他写去土耳其坐热气球,“就像听交响乐,热气球的喷嘴,停滞,快门与人们的叹息奏成一曲。”

• • •

平日的生活千篇一律,我们都患上了“感官幽闭症”,学会了关闭自己的全部感官图个清静。但每次从一个陌生的机场走出来,呼吸第一口空气,整个感官被打开,开始蠢蠢欲动,捕捉周遭的各种细节,这就是旅行最大的意义。

看完整本书,脑中留下很多鲜活的城市和城里的人。郭子鹰的文字让他所到之处有了灵气,即使是我自己已经去过的地方,看了他的描写,又想再去一睹芳容。如他所写:“旅行不是一个目的地,而是一种视角。” 想必有了这种发现美的心和眼睛,即使是再无聊的美国大农村,也能被他写的别有一翻风味。


附:摘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