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公交赶大集
在乡下,人们都有赶集的习俗,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可坐着公交去赶集,并且是去县城,那就得说叨说叨。
话说昨天上午,我与他人一同前往县城,乘着公交车要赶大集。
我第N次乘坐公交车,可赶集坐公交车还是第一次。
因为我年逾花甲,同伴古稀之年,乘坐公交车免费。上午九点多钟,我们坐上了城乡公交车。
车上人不少,人们清闲了,有的是时间,特别是老年人,车上占多数。
坐在车上,我心情难以平静。因为这是第一次,乘坐公交车,要去赶集。
党的惠民政策,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六十岁以上老人免费乘车。
电动公交,绿色出行。我在车上看到,出行的人们大多数是老年朋友,车上坐满了人。
一路前行,我们坐在同一辆车上,逢站必停。“车辆行驶中请抓好扶手,前方到站**,下车请按门铃。”
车在行进,车上人们大多数静坐,只有几个人在说话,叽叽喳喳,到底说的什么,听不清楚。
我与同伴并排坐着,偶尔说上一句话,也是无关的闲话。
来到集市,下车,总计六人,看来到此处不光我们,他们也是赶集人。
大集设在一个宽阔的大院里,秩序不是那么规范,特别是卖东西的商贩,看来是集市之日,谁来的早谁就占据好的地盘。
有市场管理员,同一类物品在同一个地方,看到的是相同的物品,比如蔬菜、水果、肉食、古董等等。
市场很大,我们沿一边转悠,因为没有事先合计,所以买卖东西也就随意。
市场不小,可是买卖的人不多。也许市面太大了,如果把市场上的人聚集起来那就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再怎么说也比乡镇上的集市大,毕竟是县城。
我们边转边看,遇到合适的就驻足,询问买家物品价格,有时也讨价还价。
在不同的摊位,我买了羊肉、山药、青椒,同伴买了鸭梨。一个多小时,这里看看,那里瞧瞧,最后又回到进门的位置,我们再没有什么可买,一看手机,十一点来钟,打道回府。
来到站点,我们耐心等车。时间不长,公交车来了,此辆公交车上,人不多,一路无话,半小时的车程,我们回到了家。
来回三小时,不到半天工夫。抬头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太阳高悬,冬日暖阳照在身上,这是小雪时节吗?天气有点儿暖,浑身舒服,享受温暖,享受暮年的安逸。
这是第一次乘公交车赶集,以后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有生之年,多出去跑跑,不远足,在周边转转还是可以的。
时代变迁,社会进步。乘坐惠民“大巴”,奔驰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你我,彼此倍感幸福。
20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