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军营
(郑重声明:文章原创,文责自负。)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之间离开军营已有十五个年头了,回望刚当兵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初入军营时的辛苦与艰难,新兵连难以理解的规矩与约束,一起滚打摸爬训练的战友情深等场景,总会有一些难忘的记忆深深烙在心中,或迷茫,或感动,或委屈,或留恋,军营中的每一件往事都会让你回味无穷。当过兵的人无论何时都会说:“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后悔!”
1993年的冬天,我带着对军人的向往,对部队的憧憬,走进了军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序列中的一员。接到乡政府验兵体检合格通知的时候,心情特别的激动,当手里拿着红红的“入伍通知书”时,心里美滋滋的,心想终于圆了当兵的梦。记得当兵走的那天,天下着鹅毛大雪,路上白茫茫一片,天气特别的寒冷。入伍通知书上通知下午两点到县城集合,四点准时从县城出发。
十二月一日下午两点,全县150多名体检合格的青年都聚集在县武装部院内。队列前,一名武装部的同志拿着本子点名,点到谁的名字就去仓库领一套军衣、背包等军用物品。
因为遇到下雪天,出发的时间比通知书上提前了一小时,领衣服的时候报多大号就给领多大号,仓库不管换,拿到手衣服大小自行调换,由于大家不知道自己穿多大号衣服,很多同志的衣服都不合身,上了车后还在互换衣服。
下午三点,所有新兵整装完毕,三辆大巴车一字排开,前往大同市火车站集结,然后随火车到达各自所在驻地。大巴车上有两个兵种,分别是天津空军和大连海军。因为空军和海军都是黄褂蓝裤子,大家穿的一样,相互并不知道谁是空军谁是海军,和我同村的兄弟他走的是海军,而我却是空军。
由于路上的积雪,大巴车速度一路比较慢,在车上大家有的还在调换衣服,有的相互介绍各自的兵种,大家对各自的部队相互讨论、遐想,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微笑,心里都想着到部队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
因为路上的积雪原因,我们比预计的时间迟到了半小时左右,到市里后天已经黑了下来,当大巴车到达大同火车站后,车站广场上黑压压一片,足足有上千人。原来,市里和各个县区的兵源都集中在了车站广场上,正在排队待命等候。
广场上,不但有空军和海军,还有陆军和武警,陆海空三军和武警部队穿着各种作训服列队等候命令。武警的帽子上和裤子都有几道红边,在队列中特别亮眼,在广场上特别醒目。
我们下车后,急急忙忙加入到大队伍中列队待命,不到十五分钟大部队便开始上火车,接兵干部把各自的兵源带入到了各自所分车厢,一列火车拉的几乎全是兵。大家都是第一次坐火车,心里特别好奇,也特别的激动,有的在车厢里窜来窜去找老乡聊天,被接兵干部看到批评一顿后,乖乖地回到了自己的车厢。
晚上十二点多,火车在北京站停了下来,车上的新兵下车开始倒换车次,从北京站开始陆续分流。我所在的车厢,领兵干部告诉大家原地待命,不许下车。过了大约半小时后,火车又开始启动,夜幕下首都城市灯光璀璨,煞是美丽。火车驶出北京后,随着火车轮子和铁轨的摩擦声,大家逐渐进入睡梦中……
随着一声嘹亮的笛鸣声再次响起,车厢里一下子骚动起来,我睁开睡意朦胧的双眼,发现晨曦微弱的光溜进了车窗,在大家的闹腾中睡意全无。
不一会,接兵干部让大家整理好物品,准备下车。当我们列队走到广场旁边,几辆军绿色的卡车已早早等候,火车站楼顶上“唐山站”几个红红的大字映入眼帘,大家都感到纳闷和奇怪,走的时候武装部的人不是说天津兵吗,怎么到了唐山呢?后来才知道,唐山有旅部的一个新兵集训教导大队,旅机关驻地在天津,每年旅所有新兵都在唐山市的教导大队进行集训。集训结束后,所有新兵被分配到全旅三十多个基层连队。
从唐山火车站出发,坐部队卡车十五分钟就到了部队营区。初入军营一切都是新奇的,营区内紧挨友邻部队的飞机场,机场上不时传来战斗机的轰鸣声,偶有飞行训练的战斗机从头顶掠过,大家抬头仰望天空,站在卡车厢里向战斗机飞行员招手呼喊。新兵教导队与雷达营在一个营区内,我们到达后已有几批北京、浙江和福建的兵先前到来,至此所有新兵全部到来。
走进军营的第二天,教导大队就开始分兵。在偌大的操场上,除了穿作训服的新兵外,还列队两排佩戴军衔的军官和士兵,排头是两名中尉新兵连长,其余的是班排长。大队长佩戴中校军衔,站在队列前讲完话后,由两个新兵连长点名自己连队的新兵班长,然后新兵班长拿着小本子点名队列中的新兵,班长点到谁的名字,就出列站到对面班长的身后。一个班十名新兵,分完班后,由连长带队回到各自连队再进行分宿舍和内务整理。
教导队分新兵一连和新兵二连,新兵一连住在三层小楼里,新兵二连住在雷达营旁边的平房及营部的教室里。我被分到新兵二连十二班,很“幸运”被分在集体大宿舍里。宿舍一共分四排,中间床对床头对头两排,两边各一排,一排有两个班,一个班十人,宿舍一共八十名新兵,加上八个班长,两名排长,宿舍一共九十人。
全队里,我们宿舍住的人最多。宿舍的床是用两个长木凳和一块床板构成,床板下面统一放着小板凳、脸盆和鞋子,各班班长在每排床的头和尾一边睡一人。我们的被子是统一的绿军被,班长们的被子都套着被罩,叠得有棱有角,一进宿舍,一眼便能辨别出班长们的被子,九十号人的集体大宿舍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走进军营,我们的被子慢慢变成了“豆腐块”,我们开始站军姿、唱军歌,走“三大步伐”……每天都重复着单调的动作。看似简单的训练,但要走出军人的阳刚之气,没有艰苦的训练还真的难以实现。在新兵连足足训练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了从一名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
走进军营,当你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兵,你会知道严格训练付出的意义:严肃紧张而又火热的生活会磨炼出坚强刚毅的品质、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团结协作永不言弃的团队精神,使你永远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所有这些都将让你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