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正邪说(六)
PS:今天所讲的两章内容本应该在上节就讲完的。但是因为熬夜太累,体力不支,终未能写完。昨晚又因为天寒地冻,畏冷的我,又偷了一回懒。这几天连着看了几集中央台所播出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纪录片,也是颇有感悟,也更加觉得传统文化对当下的影响。本来给学生讲《论语》只是自己的一时兴起,竟没想到,在自觉不自觉间,竟有了传道的功能。让学生们在诵读、品悟《论语》中,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价值信仰。顿觉功德无量,也颇有压力了。我也竟给自己扣了帽子,压了担子,一定要坚持把这部《论语》讲完。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我一直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当下的我们,或者仅仅说自己吧,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没有古人那种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为什么德行浅薄,为非作歹?为什么吝啬自私,没有远大抱负,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没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没有如前人那般的种种精神呢?而我们的前人又是因为什么而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呢?
看电视剧电影最喜欢的就是演共产党、毛主席等革命先辈的那种,比如《长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在中国最艰难的时代里,毛主席等一批革命前辈到底是靠着怎样的信念支撑,最终战胜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有时候觉得身边的人,自己浪费生命,糟蹋生活,就会特别不舒服。每一次走出去看红色纪念区的时候,竟想想着自己假如生活在那个年代,是否会勇于担当,面对炮火,面对雪山草地的恶劣环境,是否会凭借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最终坚持到革命的胜利?
革命先辈们一个个远去,家中的爷爷奶奶们也相继离世,父母们也逐渐衰老。正是他们的远去与衰老,才有了我们子辈的今天。站在英雄纪念碑前,革命烈士墓前,先祖的坟前,我们后辈们怎能只顾拍照留恋呢?我们的心应该是沉重的,若不是这些远去的人,我们哪有机会站在这里?望着父母衰老的背影,默诵着李白的那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时,突然间有了害怕的感觉,若是父母百年之后,我们这些子辈们能否承担起这个家业,能否继续着父母的梦想,继续前行呢?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只有当下的我们,谨慎地对待父母的老去,追念久远先祖的功德,我们才能有所忌惮,有所感恩,有所承继,如此先辈们的德将会被我们继承,也将会被我们传承,这般下去,辈辈薪火相传,民德怎能不淳厚?
我们这辈人,到底要继承先辈的什么呢?《论语》这部书里有很多很多的东西,都是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的。比如:温、良、恭、俭、让。
一个老师,如何才能准确地轻易地得到一个班级最真实的信息呢?简单地把学生叫道办公室询问,似乎总是得不到全面的东西。而且同伴之间的保护,是成人无法想象的。他们宁愿得罪老师,也不乐意出卖同伴。这是青春期孩子们的典型特征。这个时候,如果老师放弃自己的师长身份,主动用温和的方式,本着善良的意愿,恭敬谦逊的态度,走进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时,我想很多信息不用学生说,也就知道了,更重要的是,会获得学生的信任。
一个新到某地的官员,要想最快最真实的了解民情,不是靠着开会,更不是开着奥迪,带着保镖,去这儿视察,那儿视察,而是带上草帽,穿上布鞋,撩起裤腿,撸起袖子,走进民间,和百姓共同相处,获得信任,然后眼观四方,耳听八面。
其实这些,在革命期间,共产党人就给出了最好的答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今天,军队的改革,有一项很重要,就是军管干部下基层,当士兵。这样,不但一扫军管干部的暮气,官气,还能有效的建立上下级关系,了解基层士兵所思所想。
曾有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康熙为了了解民生,乔装打扮成各个行业的人,商人,乞丐,普通官员等等,下基层,体验民生,观察民生,了解民生,忘记了自己的皇帝身份,关系百姓疾苦。这部电视剧之所以火,就在这里,百姓渴望我们的“帝王”,我们的官员也能够如此这般,真正地了解民情,关心民生。
只有做到放下身段,走进民间,才能真正了解民情,关注民生。
《论语》中有这样一章: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求之与?
2000年前的孔子,了解民情是靠着温良恭俭让得来的;
四百年前的康熙,了解民情是靠着微服私访得来的;
近代的共产党人,了解民情是靠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得来的;
而今天的我们,了解民情要靠什么呢?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