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想法读书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读《被讨厌的勇

2021-11-10  本文已影响0人  Sunlight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我已读完好几个星期了,还时常思考书中的观点,于是又重新看了一遍。这是一本心理学的书,更是一本哲学书,是两位日本作家采用青年和哲学家对话的方式,解读阿德勒心理学和哲学的基本观点,十分易读。

        译者渠海霞在序言中介绍了阿德勒: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被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他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同时也堪称为思想家和哲学家。作为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有“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之称。他在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竞争和完美的愿望,并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奋力拼搏、追求优越以适应环境,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能力。阿德勒学说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

        读了这本书后,我开始关注到了很多“下决心不改变”的理由,这些理由的潜台词都在说:“我改变不了,我只能这样”,包括我自己。我开始注意到,当别人为我提出一个很好的建议的时候,我会不由自主地说出一个做不到的理由,或者当我明显看出某人必须要怎么做才能改变处境并且向他/她提出建议的时候,他/她却总说“不行啊,因为….” ,于是,我就明白了什么叫“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为什么呢?首先,我想可能是因为人们常常本能地认为自己是对的。就像谈到大象的时候,我们会十分肯定地说,“我知道大象,我还亲自抱过它的大腿”,或者“我亲自摸过它的耳朵”,或者“我亲自看见过它的眼睛”。但哲学家告诉我们: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就像井水永远是18度,而我们在冬夏对它的感受却不同。”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别人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不可能与任何人共有的世界。也许你是在透过墨镜看世界,这样看到的世界理所当然就会变暗。如果真是如此,你需要做的是摘掉墨镜,而不是感叹世界的黑暗。“

        其次,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人们常常认为自己是无法改变的,因为我“只能这样”,我“改变不了”,比如人们会说,“我没有钱”或者“我没有时间”或者“我没有精力”,或者“我不懂那个”,或者“以前我父母没有…”,“小时候我遭遇过...”。是的,弗洛伊德的“决定论”就是这样说的,弗大爷说,“我现在的问题是因为过去造成的结果,我现在的心理创伤是因为过去的种种经历。” “决定论”让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而在这个问题上,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这样说的,“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并说了下面这段话:“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当然,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

        人是可以改变的存在, 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这就是阿德勒的主张。这样的主张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在“人不受过去支配”这个层面上,阿德勒心理学正是一种与虚无主义截然相反的思想和哲学。"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也将会束手无策。"

       人们不想改变的第三个原因,是因为想要改变需要很大的勇气,而“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选择后者更容易”。

(2021.11.10)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