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一支小笔像年少时飞驰

奶奶的小脚

2017-09-16  本文已影响169人  西瓜甜甜啦

01

刚刚看到一博友写关于“三寸金莲”小脚的诗句,不免让我感慨万千。

我不知道在外人眼里,小脚是否是一种美的象征,但在我看来,那小脚就是折磨,就是痛苦的代名词。

因为我奶奶就是小脚,从小我就知道小脚的奶奶有多痛苦。

这就是所谓的三寸金莲

图片来自网络,不过,我奶奶的脚真的只有这么大。

小脚的奶奶走不快,更不能走在凹凸不平的土路上,否则摔跤就是接二连三的事情:可想而知,只有那么一丁点的脚,我们的一步她要走好几步呢。

为了准确,我特地量过自己的脚长,整整22厘米,而我奶奶的顶多只有14厘米,我的脚几乎是奶奶的2倍,那剩下的长度怎么办?一个字,挤。

奶奶不止一次告诉我们大脚的幸福,因为奶奶从一懂事开始就裹脚。

“裹脚”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动词,但对当时的奶奶来说,却是一种折磨,非人的、痛苦无比的折磨。

02

从4、5岁开始,奶奶的妈妈,婆太就开始用长长的布,一层层地把所有的脚趾都往掌心里面绑,一层层、一层层地绑着,连晚上睡觉都不能松开。

做为孩子,白天可以玩耍,多少能缓解裹脚的疼痛,但到了晚上,那痛苦才真正开始。夜里本来是放松的时刻,孩子又正在长身体,新陈代谢特别快,可是婆太却要硬生生地却用长长的布条绑住要拼命长长、长大的双脚。

于是,疼,锥心地疼,从四面八方涌来,整夜、整夜地无法入睡,甚至疼得在床上打滚……

一段时间以后,就要解开重新绑过,不然效果就不好了。

解开,不,准确地说,应该是“揭开”,那才是真正的痛苦:因为绑得紧,会出血,甚至陷进肉里,一旦揭开,那脚趾就是血肉模糊的一片,布往往和肉长在一起,那裹脚布更是血淋淋的,分不清哪是布,哪是肉,惨不忍睹……

尽管婆太心疼女儿,但她却没有勇气松开奶奶的裹脚布:万一裹得不好,以后脚太大、太长,没人要,怎么办?在那时候,大脚女人,是要被嘲笑,遭嫌弃的。

因为,奶奶还说:女孩长大以后,媒人进屋,不看女孩长得如何,而是要看女孩的脚有多大?如果托盘里的绣花鞋的大小超过了预想,媒人会二话不说就走人的,哪怕你长得倾国倾城,哪怕你家财万贯。

所以,没有几个母亲敢在女儿裹脚这件大事上马虎,只能一边缠足一边哭,一边哭一边缠。

但婆太终究善良,还是让奶奶少受了点苦,所以我们奶奶的脚是5寸左右,而不是传说中的三寸。

尽管是5寸的“大脚”,但奶奶依然弱不禁风。

03

除了走不快之外,奶奶还无法挑重担。

可以想象,一个人的重量,只有那么一丁点的承受面积,怎么能平衡,怎么能受力?所以,古人说的“弱柳扶风”,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她们的小脚走路不稳。连走路都不稳,又怎能挑重担?

但爷爷英年早逝,这对一个弱不禁风的小脚女人来说,绝对是灭顶之灾,所以我的大伯和父亲,早早就开始挑起家里的重担,因为家境,更因为可怜小脚的奶奶。

顶顶害怕给奶奶剪脚趾甲。奶奶年纪大了以后,就没办法给自己剪脚趾甲了,于是这事就成了我的专利,但我每次都提心吊胆,甚至掉眼泪,因为我怕。

奶奶的脚和这一样一样的

刚刚说过,小脚是畸形的,5个脚趾全部挤在一堆,剪指甲必须把它们一个个地从脚掌心里挖出来,这非常麻烦:用力吧,怕弄疼了奶奶;不用力吧,你根本无法剪。而且指甲几乎都是往里长,一不小心,就会剪了肉,而不是指甲。

所以每剪指甲一次,我就心疼奶奶一次,一旦剪到肉,出血了,我就嘤嘤直哭,而奶奶却不明就里:“妞,妞,好好地你怎么哭了呀?”

这时候我更是嚎啕大哭:“奶奶,奶奶,你的脚出血了,我害怕!”

“我的脚出血了?那我怎么没有感觉?妞乖,妞不哭,奶奶不疼,奶奶不怪你,妞哭了,奶奶才叫心疼呢。”

这就是小脚,没有知觉,行动不便的小脚!

万恶的封建社会,折磨人的陋习——裹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