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

2022-01-29  本文已影响0人  东林磊磊

齐帆齐微课年度进阶营第329篇(字数3230),累计字数526800。

身边有个朋友,公司一直开的风生水起,我提醒他适当的进行一下股权激励,可以留住高管,公司的稳定性也会增加。

但眼看着公司经营良好,收益不断增加,朋友不舍得把股份分给高管,总是对我说:“再等等吧,现在不是时候。”

今年整体环境不好,公司走了下坡路,朋友在公司会议上提出,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但却没人响应,朋友诉苦:“都说股权激励好,能留住人才,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其实,不是股权激励留不住人才,是开始的阶段不对,就像婚姻:双方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共同进退,才能白头偕老。如果一方飞黄腾达后,就嫌弃另一方,或者看到伴侣有难却置之不理,这样的婚姻,往往不会长久。

股权激励也是这个道理:在企业高峰时,紧紧把控着资金和收益,不愿与职工和高管分享。在企业低谷,或濒临倒闭时,才抛出橄榄枝,想要员工入股,实施股权激励。大家的眼睛也是雪亮的,这种不能同甘,只能共苦的行为,没有人会买账。

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发展良好的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往往是在企业走势良好时就开始实施股权激励,而那些等企业走向衰败才开始实施股权激励的,往往最终以失败告终。

一般来说,企业有自己的成长初期,可以归纳为:创业、成长、稳定、衰退四个阶段,这是企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每个企业都在按照这个轨道前行。

前几天,一个朋友问我:我现在的年薪是40万,有一个公司挖我,给我60万,但我在考虑要不要去?

我奇怪,干的基本是一样的活,每年多20万,干嘛不去呢。

结果,朋友后来的话,打消了我的疑虑。

原来,他现在的单位,在几年前,就让中层干部入股,实施股权激励,朋友在公司有股份,除去薪资外,每年股权分红平均也能有10几万。如果跳槽去了其他地方,股权就会被公司收回,即便年薪增长了,但里外里赚的总数也差不多。何况,去新地方,基本要从头开始,而现在的公司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各方面也很熟悉,似乎没有必要跳槽。

我同意他的观点,其实,这就是股权激励的作用,试想,如果朋友的公司不在早期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等到别的公司来挖人,恐怕朋友早就离职了。

由此可见,企业发展,人才是关键,对员工实施股权激励,能留住人才,避免流失,让员工与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公司的人员结构就更加稳定,也会更好、更长远地发展。

而股权激励的最佳时机,也就是之前公司发展的前三个阶段,创业、成长、稳定这三个阶段,而且是越早越好。

创业期:如果能在创业阶段就开展股权激励,所花费的代价是最小的,这个时候,公司通常还没进入盈利的阶段,所以,如果能实施股权激励,就把大家牢牢的“捆”在了一起,容易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再好不过。

成长期:在这个阶段,要抓紧利用企业上升的有利契机,把公司的技术骨干和高管留住,及时开展股权激励,防止在将来企业业绩下滑的时候被别人挖墙脚,或者是自行离职创业。还有一点,这个时候开展股权激励,还有利于引进新的外部人才,扩大公司人力资源水平。

稳定期:这个阶段是公司的最高点,也是最适合、最容易进行股权激励的时刻,在大家都能看到收益的阶段,把公司的股权部分分给大家,会进一步提升公司团队的凝聚力,稳定性也会提高。

但有一点要注意,这三个阶段都可以开展股权激励,但不能白白给员工送股权,多多少少也要让员工出一点,否则,这样的股权,会容易不被珍惜,也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了。

衰退期:这是最不应该开展股权激励的阶段,原因也很简单,很少有人会接受。公司衰退期是最容易背负债务的阶段,这个时候即便白送给员工股权,通常也不会有人接受,还容易让团队形成“公司赚钱不想我,赔钱倒想拉上我”的想法,反而会使团队的团结性受损,进而让公司的业绩进一步下滑。

其实,做企业就跟做人一样,要懂得分享的道理,打一个比喻,把沙子握在手里,拳头越近,沙子漏的越快。要适当的把财富与员工分享,同分红、同担险,公司才能稳步发展。

但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

因为随着公司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某个人权重过大,在公司影响力过高的情况,所以,股权激励的比例,也要随着企业发展的阶段不断调整。

比如说创业阶段,可以拿出三分之一股权做激励,这样团队合作人也会信心满满。

发展阶段,股权激励的比例就要适当下降,不能再给那么多了,可以维持在15%左右。

成熟阶段,这个比例要再次下降,5%比较合适,以防止个别人膨胀私人,影响公司整体发展。

这里,我们谈两个概念,小企业家和大企业家。

小企业家,不仅指规模小,还指股权意识。比如说,一个有十几个人的小公司,老板通常忙的焦头烂额,因为要忙着拉关系找业务,签合同,才能保证公司的房屋水电、员工工资,员工呢,按部就班,公司也部分股权,虽然有提成,但也不多,所以,员工倒是显得很清闲,典型的老板给员工打工,这样的企业家,就是小企业家。

而大企业家呢,倒不一定是公司规模目前有多大,而是意识。同样是一家十几个人的小公司,但老板就不太忙,很清闲,因为公司成立就实施了股权激励,骨干员工都是股东,自然,公司的事情,就变成了和每个人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公司这个月的业绩好不好,直接影响当月的分红,所以,并不用老板催促什么,只要引领大概的方向,员工自然就会百分百的去努力,这样的公司,相信用不了几年,就会风生水起,迈入大公司行列。

但这个时候开展股权激励虽然好,但必须要注意三方面问题,否则,容易好心办坏事。

第一,公平问题。

在股权激励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对于新员工和老员工,股权激励相同。平均分配看似合理,但却容易让员工从内心里生出不公平的感觉。

老员工,在公司多年的高管,辛苦十几年,得到的却和新到公司的后辈一样多,谁都会不平衡。而且,现实中,很多老板都不注意实股+期权的分别,往往给股权激励的新人实股,这是不合理的。

正确的做法是,给老员工实股+期权,给新员工期权,因为老员工的价值和作用,已经通过长期的工作所了解,但新员工,新高管,到底能给公司企业带来多大的效益,还不得而知,所以,要加以区分。

第二,空头支票。

很多员工不信任企业,即便企业作出股权激励,也得不到员工的认同,归根到底,就是企业做的空头支票太多,承诺的事情往往落实不到实际,久而久之,员工认为股权激励也只是老板画的一张大饼而已,根本得不到员工的重视。

出现这样的问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没达到预期的利润,那么,承诺的分成,到底要不要给?

假设,你作为老板,在年初对一位高管承诺,你带的这个项目,如果年末业绩达到3000万,就奖励200万现金。

结果,高管的积极性很高,辛辛苦苦一年,将业绩做到了3000元,然而,由于中途出现了一些变故,导致成本升高,公司的利润并没有达到如期的800万,而只有300万,那么,如果你兑现承诺,给高管200万后,公司赚的甚至还不如高管个人多,所以,这个时候,给不给这笔钱,是不是按期给,或者是少给,就成了很多人内心的想法。

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员工必定对企业产生不信任感,甚至冲动者还会因此离职,导致企业人力资源受损。

正确的做法是:在事前评估,确定利润区间和承受的底线,综合估算出给员工的分红比例,然后无论项目推进的是否顺利,只要员工达到了预期目标,即便企业收益未达到顶峰,也要按照承诺给员工分红,只有这样,员工对公司的信任感才不会降低。

第三,总是奖励而不是激励。

股权激励,名为激励,但某些老板却总是混淆,这种混淆,就是一种严重的失误,容易带来这样的结果:

你作为老板,高薪从外边挖来了一名高管,并给了实股股权,你认为这就是股权激励,然后梦想着年底,这名高管一定会给公司带来超高的收益,结果到年底一看,公司的业绩并没有明显的提升,反而因为给了高管实股股权,收益略微下降。

其实,原因并不难分析,因为你给的是奖励,而不是激励。激励,是人作为对未知的收获感而萌生出的动力,正是这种动力,才是股权激励的精华所在。而你在他刚刚到岗之时,就把本应他创造业绩后才给予的股权予以兑现,对方自然就生不出动力,因为,你已经给了。

希望各位职场人士在看完本文后,能对股权激励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避免踩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