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做加法

异化的沟通方式

2018-12-23  本文已影响7人  幸福就是刚刚好

最近学习了关于非暴力沟通的知识,也正在读这本书,但是关于非暴力沟通的理解还很粗浅,因为在日常的工作中,或者沟通过程当中自己深感不能纯熟的应用。
原因是:有一些异化的沟通方式在生活中是如此的常见,不仔细体会都很难发现。

所谓的“异化的沟通方式”是指:
在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方面,虽然我们致力于满足或表达某种良好的愿望,实际却忽视了别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至于造成了彼此的疏远,对别人造成伤害而不自知。
第一种情况是道德评价。
很多人习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别人,而不是用价值判断来评价一个人做的事。有一个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说的就是一个女人为了让那个说过她是潘金莲(潘金莲=坏女人)的人道歉,恢复她的荣誉,而不断上访的故事。
语言中关于好人和坏人的判断是基于道德判断的,符合当时社会条件下的道德规范的我们称之为“好人”,而反之则是“坏人”。小孩子的思维里只有好人和坏人之分,有一个阶段我们的社会中也是以非黑即白来做道德判断的。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发现:好人做的事不一定都是好事,不是所有的坏人做的事都是坏事,于是我们出现了灰色的思维模式,我们也感知到,因为很多不同的人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理屈词穷是一个成语,但是有时候“词穷”不是因为“理亏”,只是不善言辞,或者被似是而非的道德所绑架,有时候“你指责我不对,并不能证明你是对的”。
国际上的暴力事研究机构发现,一个地区语言中道德判断越多,暴力事件就会越频繁。

第二种是进行比较。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比较也是一种判断,而不是对事实的客观描述。有一本书叫做《让自己过上悲惨的生活》,作者诙谐的揭示了比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尖锐的指出了比较的害处。在这本书里有非常诙谐的描述: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生活就去和他人作比较吧。
有一个关于幸福的说法是:幸福就是比妹夫挣的多。有些人将比较作为获得幸福的源泉。结果很可能是“过上悲惨的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只会让自己一时的安慰自己,但不会长久感到幸福。
现在的人们比较的事情很多:
第一比身材,第二比成就;第三比金钱。

第三种是回避责任。使用“不得不”,“你让我”等诸如此类的词汇,在找到失败借口的同时淡化了个人的责任,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都有哪些回避责任的情景?

1.受说不清楚的力量驱使。不得不做饭?
2.个人情况、成长经历、自我形象等标签。
3.其他人的行为导致的。打孩子是因为他跑到街上去了。
4.上级的命令。
5.同伴的压力。
6.机构的规章制度及政策。
7.性别角色,社会角色或年龄角色。
8.无法控制的冲动。

所有的这些借口和原因,都是要给“自己是好的”留一个空间,都是为了回避责任。
有一次马歇尔博士在咨询时,有一个女士说,我不得不做饭,我讨厌做饭,我早就受够了。而马歇尔让她按她的的意愿,尝试不做饭的时候,他的家人却说:感谢上帝,也许她终于可以不在吃饭的时候发牢骚了。
另外一位老师说,他非常讨厌评级,因为评级会让学生紧张,但是我不得不评级时,马歇尔建议他将“我不得不”改为“我选择”的时候,他说,我选择评级,是因为我想保这份工作。他被自己的说法震惊了。
通过这样的表达我们发现了,其实我们没有思考做一些事情真正的好处,真正的原因是我们得到了好处(很难觉察和发现,潜意识的决策一般是为了“你”好),而不是因为“讨厌但不得不去做”。

第四种情况是强人所难,我们对别人的要求中往往暗含着威胁: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在我们的社会中,这是强者常用的手段。这种异化沟通方式认为:有些行为值得奖励,而另一些行为必须接受惩罚。这种想法通过“应当”这个词得到体现。
例如“他们应当因他们所有的事情受到惩罚。”这种想法的底层思维是:有些人是坏人,应该通过惩罚,让他们感到后悔,并重新做人。

我们陷入异化的沟通方式而不自知,就像我们说自己很难做到“知行合一”一样,我们知道怎样做是对的,但却做出了和对的理念相反的行为(莫名其妙的力量)。
那个著名的考倒男人的问题:“我和你妈同时掉到河里,你会先救谁?”,如果先救我妈,就是“不爱她”,如果救她就是“不孝”要承受道德的审判。当这种场景真实出现时,你一定会做出自己的判断,此时的你一定是“知行合一”的,因为你的行为一定是符合你的潜意识的,所以“意识”不决定什么,潜意识才是指引我们行动的“大象”。

面对异化的沟通方式的影响,我们怎么思考才会规避这些坑?
道德评价,用价值判断;知道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当我们使用好坏来评价别人时,认真的了解一下自己的观点。
在我们对自己或别人不满时,觉知一下是不是开始了比较?和别人比身材、比成就、比钱财、比…比较的结果就是非要自己过上悲惨的生活。
当我们在说:“不得不”和“你让我”之类的话的时候,回想一下是不是同时回避了责任。不回避自己的责任,就用“我选择”来代替这些词语,探究一下潜意识里自己真正在乎的是什么?自己从中得到了什么好处,可以看到自己做这些事情的真正的意图,也就是有意识的“看见”潜意识。
在使用“应该思维”(也被称为“僵固型思维”)的时候就要看一看,这些判断是不是有好人坏人的判断在里面?而没有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是不是屈从于权威,倾向于追随权威,导致我们对观察到的情况做出好坏、是非的判断。

要时常保持对这些语言的觉察,觉察其后面的观念、概念、想法(来自于哪里?也许是社会道德,也许是“权威期待”,也许是一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名言。比如“无度不丈夫”经过多年的以讹传讹结果成了“无毒不丈夫”成为很多人的人生信条一样。),让这些背后的东西呈现出来是改变的开始,要通过有意识的“观察”产生“新体验”可能是痛苦的,但成长一定是快乐的。

异化的沟通方式 异化的沟通方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