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你,“走进”你心里
在常州学习的第二日,我们带着昨天学到的一肚子“干货”,打算今天用实践来检验专家们的“真理”。
早上八点十五分,我们各组分散来到班级进行观察。根据昨天银幼吴亚英园长的要求,我们非常注意自己的站位:贴墙或米字格,少走动,确保不打扰幼儿。
班级里虽然材料不多,但是小朋友们都非常认真细致,专注于自己手头的材料。班级里的三位老师站位分工非常明确。班主任老师站在门口,负责晨间接待,以及重点关注表演区,角色区,建构区,生活区的幼儿。配班老师负责站在班级里面的位置,负责关注美工区,阅读区,益智区,科学区的幼儿。生活老师站在卫生间门口以及餐点领取的位置,负责关注幼儿的生活行为。每位老师手里都时时刻刻带着记录用的写字板、笔,还有单反相机或者是平板电脑。
区域活动结束后,两位老师分别组织自己重点观察区域的幼儿进行分享交流。整个分享环节持续20分钟左右,老师们根据自己观察记录或者是预设好的观察要点针对幼儿进行分享交流,因为观察细致,所以老师在指导的时候都是非常的具体,非常有针对性,同时对幼儿的回应和处理都是非常恰当的。
紧接着所有的幼儿以很快的速度带着自己的小水壶,走到楼下,进行简短的升旗仪式。然后就是长达整整一个小时的户外混龄游戏环节。在户外环节当中,也是每一位老师站在自己负责的游戏区域,手里拿着记录用的工具,一边观察着整个活动区域的幼儿,一边进行着记录。同时给需要帮助的幼儿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回应。
户外活动结束后,所有的孩子回到班级,马上拿出自己的日记本开始记录。短短的几分钟之后,老师分组织组织幼儿分享自己在户外混龄游戏当中的收获以及发现的问题。与此同时,生活老师开始进行消毒备餐。
之后便是小朋友自主打餐环节。
半日的跟岗学习之后,我们分5个组分别来到会议室进行研究和讨论。每一个讨论组都会有,仅有的老师针对我们上午所书写的观察记录进行分析和整理。并且将我们在观察记录书写当中遇到的亮点问题,分别进行点评。老师们以银河幼儿园“面向全体,兼顾个体,面向全面发展,兼顾优势智能”的两全原则落地进行了讨论。讨论中,主持教研的老师从技术层面(观察计划、观察方法),注意要点(分析、跟进、支持、指南、核心价值),面(区域分布图、晨间来园、区域游戏……),点(幼儿与材料互动、当下关注重点、言行举止……)四个大方面梳理了具体的观察要素。根据视频分析视频中的老师在观察及指导过程中是如何体现“两全原则”的。
今天的活动中我收获了:1.观察中站位很重要,背后不能有孩子。2.观察时要有轻重缓急,尤其是户外有危险性的活动时,老师站位要随着进行危险活动的幼儿走动,但同时依旧要目光巡视到所有幼儿。3.随时拍照,随时书写,过后及时分析、计划跟进策略。4.教师根据幼儿个体能力差异进行不同方式的介入(共玩有时是不错的选择,对教师了解孩子的感受很有帮助)。5.在观察过程中,幼儿的表情、情绪、感受是很重要的,重要性超过技能、经验等。6.区域活动观察全体幼儿时,可以采用时间取样观察法,了解幼儿区域选择情况、换区情况,如十分钟一阶段(适合小班中班),或半小时一阶段(适合大班)。7.根据自己的观察计划及本班幼儿实际情况设计自己认为合适的观察记录表,并在观察的过程中采用自己的符号进行速记,过后进行进一步整理补充。8.一个阶段后将观察记录表进行汇总,得出阶段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