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积蓄、没房子、没男友、没事业,柳岩的30岁恐慌你也有吗?
01 30岁恐慌
近日,柳岩在《她的时间密码2》中谈及北漂生活不易的一段视频持续引发热议,视频中,柳岩说:“25岁的冬天来到北京北漂,漂了5年之后,30岁那年我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我没有积蓄,没有房子,没有男朋友,未来似乎在这个行业里也看不到有一个好的位置。”

柳岩的30岁恐慌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
有人说:“真的很真实,马上30,开始前所未有的焦虑,焦虑工作、焦虑婚姻、焦虑未来、没安全感。”
有人说:“沪漂8年,同样没房没车没积蓄,不时会有一种‘中年危机’的感觉。”
还有人说:“我觉得30真的是一道坎,什么都没有的时候特别焦虑,特别恐慌。”

柳岩的视频和网友们的慨叹让我想到了之前看过的一个类似的视频,不同的是,这个视频的作者是一位95后,视频中,作者说:“我曾经以为30岁很遥远,96年的我已经24岁了,可相貌平平惊艳不了谁的岁月,却晃晃荡荡过了小半生。”
这个视频同样引发了很多90后网友的共鸣。
有人说:“95年的我,领着微薄的勉强够维持生活的工资,生活在一个安逸却毫无未来的十八线小城市,喜欢的人没在一起,最好的朋友也天南地北,剩我一个人迷茫。有时候真觉得活着挺没意思的。”
有人说:“23岁的我,在深圳工作,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然后出门,晚上八九点回家,望着暗夜的天空,多少次都是一个人走过,却也在某个傍晚停留片刻,说不出话。”
还有人说:“93年我已经27岁了,公务员没有考上,想去的企业没去成,在家乡找了个4000块的工作,不过,现在开始努力健身,还找到一个满眼都是我的女孩子,减重减下去,公考争取上岸,在30岁之前成就更好的自己,加油!”
由此可见,对生活感到恐慌并不是30岁的特权,任何一个年龄段的人们都会有类似的焦虑感,觉得自己不再年轻、觉得看不到未来。

02 为什么会感到恐慌?
至于之所以会感到恐慌焦虑的原因,那天看到了一句话觉得说很好:“能力配不上野心,是所有烦扰的根源。”
深以为然。
仔细想想,我们之所以会觉得恐慌焦虑,说到底不就是因为此时此刻我们还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且觉得以我们现在的能力想要过上理想中的生活似乎是一件遥遥无期的事吗?
而能力之所以配不上野心、才华之所以撑不起梦想,可能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但我想其中最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便是我们还没有尽力去生活。

所以在感叹生活的不如意前,我们不妨在心里仔细衡量一下自己:学习用心了吗?工作尽力了吗?体重减下来了吗?
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那收获一个不如意的人生便是意料中事。
何老师曾说过一段话:“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决定自己生活的样子……所以我想说如果你真的觉得很难,你坚持不了,那你就放弃,但是你放弃了就不要抱怨说我为什么没有得到……所以我觉得人生就是这样,要得到你必须要付出,要付出你还要学会坚持。”
何老师说得很对,努力并坚持,你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你做不到,那你就放弃,但在放弃前,我希望你能记住一句话:“要么承受努力向上的苦,要么承受一事无成的苦,眼下暂时的不适和将来的后悔,你总得选一样。”
没有谁的人生能一直在一帆风顺、无忧无虑中度过,我们每个人都在承受着生活带来的压力和痛苦,但不同的是有的人选择用当下的努力奋进去换取余生美好,而有的人则选择了此刻安逸欢愉,未来感叹唏嘘。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中说:“一个人未来能去哪,不是靠想象,而是靠今天你都干了什么,干得怎样。”
人生不易,唯有此刻努力奋进,才能换得未来可期!

03 任何时间都是及时的、年轻的、能有所为的
也许有人会说:是的,我以前没有努力生活,所以换来一个一事无成的人生,我现在后悔了,我想要好好生活,但我已经不年轻了,我觉得我现在努力晚了,怎么办?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
“后来我慢慢开始懂得,对温床的眷恋,对过去的沉溺,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好像什么都晚了的错觉。
有没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和你是20岁、30岁、40岁都没有任何关系,那些脱口而出的借口,说到底不过是因为你的怯懦。
我们的人生从任何时候开始改变都永远来得及,只要你有一种可以重新开始的勇气和决心,任何时间都是及时的、年轻的、能有所为的。”
何老师也说:“你要懂得一定来得及,因为此刻的你,就是你最年轻的一个样子。”

文学家苏洵“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48岁才和二子苏轼、苏辙同榜应试及第。
越王勾践曾因兵败带着妻子和大臣范蠡去吴国做人质,给吴王拉马、喂马,回国后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终于在47岁那年攻破吴都,迫使吴王夫差自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缔造了“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励志故事。
汉高祖刘邦47岁时才在沛县聚众响应陈胜吴广起义,开始自己的革命事业,后来不是照样成为了汉王朝四百年帝业的开创者吗?
还有七十多岁才开始着力撰写《西游记》的吴承恩、八十岁才得遇文王的姜太公,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不都是大器晚成的典型吗?
所以,不要沉湎于过去,觉得为时已晚,从现在开始改变,一切都来得及,做个迟到努力的人总好过做个一事无成的人,不是吗?
同时,也不要因为暂时看不清未来而担忧过甚,余世存在《时间之书》 中说:“年轻人,你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既然看不清未来,何不好好把握现在?万丈高楼平地起,努力过好当下的每一天,你终会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后记: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能从此刻开始行动起来,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保持健身、每天阅读、日益精进,但愿有一天,你也能成为别人的光和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