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邮文化》分享之二:清代八卦邮戳

2017-06-24  本文已影响0人  陀乾秋

《易经》,分为三部,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和周代的《周易》,并称为三易。《易经》分为《经》和《传》两部分内容。《上经》和《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共六十卦。每一卦以卦画、标题、卦辞爻辞组成。卦画两种基本线形符号组成,称为“爻”:“—”代表阳,称“阳爻”;“– –”代表阴,称“阴爻”。六爻构成一卦,共有八个,统称八卦:乾、坤、震、巽、艮(乾、兑、坎、离,分别象征天、地、雷、风、山、泽、水、火八种自然现象。其中乾与坤、坎与离、震与巽、艮与兑都是对立的。八卦又以两卦相迭,演绎为六十四卦,它包罗时空万,宇宙真理。《传》共分为七十篇,被古人为“十翼”,意为《经》的翅膀。

      1897年,大清国海关邮政启用八卦邮戳,规格为宽18毫米,高23毫米,在当年1月13日文件中规定只有在高值邮票未经盖销时在用八卦戳补盖,但是在实际执行却用八卦戳盖销各类邮票。八卦戳共启用了约30种(图1-3),北京为乾卦,牛庄为坤卦,此卦堪称世界邮戳史上的特例,也是唯一不带日期的邮戳,此戳1898年后便不常用,但苏州邮局在1932年还用于盖销原寄局漏盖邮戳的邮票。这是八卦第一次与邮结缘,也因此产生了珍贵的集邮品一一盖有八卦邮戳的实寄信封,图4是当年实寄信封的其中一件。

八卦戳 八卦戳 八卦戳 八卦戳实寄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