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时期第一件叛逆的事情是看了余华的《兄弟》

2019-12-19  本文已影响0人  飞翔的流鱼

「兄弟」读后感

晚风 8.8 陈婧霏 / 2018 小时候一直是个很守规矩很听话的小朋友

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刚毕业,年轻活泼,和我们走得很近

听她聊天时偶尔提起过这套书

于是和另一个女孩一起去问老师借

听到的第一句回复就是“这本书有点复杂,可不敢借给你们看”

那时候的正处于青春期,越不让干什么越来劲

硬是死缠烂打的让语文老师松了口,如获珍宝的看完了上下本

虽然故事的年代设定在一个特殊的时期,作为读者又还是个人不大的小鬼头

但读的过程中自己的感情变化就算到了现在也还记忆犹新

读上部的时候不喜欢李光头,觉得他流里流气不成体统,咋咋呼呼,看着就叫人讨厌

觉得宋钢刚正不阿,善良温暖,是个规矩正直的人

心里默默觉得宋钢一定会前程平顺,善始善终。李光头嘛,肯定没什么好结果。

但是看到下一部的时候,内心的变化却很奇妙,与上部可以说是完全的反转

开始内心默默有点羡慕李光头,不按常理出牌,从来不跟着制度政策走,我行我素,想要的都争到了手

那时候老师被父母念叨,被老师念叨,要好好读书,认真学习

不免心里带着不太理解的烦闷感,而这时候的李光头仿佛就是这种感受的局外人

虽然心里并不屑于他那种耍无赖的方法

但是看到他大获全胜的时候,不免还是会觉得畅快无比

反而宋钢迂腐不已,木讷不懂变通,思想老旧,总是让人看着看着就叹气

偶尔还会默默感叹:“他怎么这么轴!”

宋钢的结局写的过于惨淡了些,当时好像还挺怪作者给送钢设定的结局

但是就人物夸张的写法来看,相应的理光头也被夸大了不少

在那之前觉得善良的人就像圣人一样从思想到行动都是善良的,被世人夸赞的

是李光头让我第一次知道,“喔,这样的一个人其实也是善良的”

对于我个人而言,兄弟两都是善良的人,对于对方的感情也绝不是肤浅

除此以外,下一部有许多当时看不太懂的两性内容部分

看得心里一直默念“妈呀,妈呀”,却又忍不住多看两眼

我们那时候的两性教育可不像现在,几乎为零,现在想想那时候看书的小心思

像极了看到不该看的镜头是蒙住眼睛的手总是隙开的缝

书的结局虽然有些违反显示教育中大家教导的方向,但也没有影响自己要做一个规矩的小孩的方向

我还是规规矩矩,乖乖的长大,并没有很大胆或者突破常规

回忆起这本开启叛逆的书真是快意满满

初二看的吧,从那之后在没看过第二遍

书架上后来自己专门去买了一套,一直舍不得拆开包装,放在书架上一直到现在

算是给青春留下了一点点回忆吧

甜文 www.shupu.org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