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买课学习就完了,还要了解这三件事
各位爱写作爱生活的小伙伴们,和大家分享点看法,欢迎指教~
3月中旬的某一天,朋友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一个消息。说他报了个复盘学习班,找我做他的复盘CP。朋友的热情却转瞬即逝。正当学习班进行得如火如荼,群里的小伙伴积极打卡并掌握诀窍时,他却还停留在了第一天。
大前天,在我“软磨硬泡”的监督下,终于开始了第一次作业。此后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2920115/1b6769755a6e62ab.jpeg)
一
如果你听了这件事,会不会觉得 “这不就是同款的我了吗?”。有好的干货文,收藏即学过;角落里的资料,已满是灰尘。
其实,我们都想要进步。但是如何进步与提升是一门课题。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课程就显得极其重要。
后来,这位朋友说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其实打了鸡血般,战斗力十足。后来发现就算坚持打卡,也没有反馈与交流。就“理直气壮”的放弃了。
我觉得很诧异。对他分享了我的看法与经历。说实话,我也有过类似经历。不知何时购买的PPT课程,至今还没学完。
但近期参加的一个写作训练营却截然不同。我出乎意料地坚持不短的时间。一百来人的微信群,打卡率非常的高。当天有事无法打卡学习,大部分人都会在周末补回来 。一个不算昂贵的课程,却有如此的效果。让人意外又惊喜。
30天的训练营,体系却很完备。具备较完善的班委组织,赏罚机制,学习模式,打卡系统等。
比如说学习方面,并非单一模式。采取视频学习+群里分享知识点+早安练习+每周直播答疑的模式。每篇作业也有老师点评,班委们随时在线解疑等。得益于此,众多学员不但坚持下去了,也受益良多。
在选择这个课程时,很多人是经过考量的。据说大部分人是先参加体验营,然后综合考虑自己平时工作忙,韧性较弱等问题,最终作出选择。
众所周知,人是有惰性的,没有人监督会很容易懈怠。我们不能贸然评价某个课程不够好,归根到底只是不合适。但是可以放大眼睛,进行选择。因为选择一个合适的方式会让人学习事半功倍。不应该为了省小钱而失去更多选择的机会,白白浪费了时间和金钱。最后,还让自己陷入恶性循环的焦虑怪圈。
![](https://img.haomeiwen.com/i22920115/cc3a7381e035346e.jpeg)
二
也有人总是抱怨生活忙碌,等忙完就开始了。可是生活是不会等你的。而危机的发生,从来都不会有彩排或提前预告。
还记得曾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 ”高速路收费站36岁女员工被裁“ 事件。
听到被裁员消息之后大哭:“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我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们,我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
而一直以来,她每天奔走于家和收费站之间,十分安逸与舒适。从未察觉有任何问题。
再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京东裁员10%,滴滴裁员15%,知乎裁员20%,将近300人,摩拜单车裁员20-30%,爱奇艺游戏部门裁员,36氪裁员30%,新浪一直播裁员20%,微博裁员20%,keep裁员10-15%,苏宁裁员10%....等等。
这是2019年各大互联网公司的裁员情况。裁员我们国内企业叫做“优化”,你没有危机感,不够优秀,所以只能被淘汰了。很多人以为进入了一间大公司,就能安枕无忧。然而倘若你只是呆在舒适区,是不可能进化的。
根据著名的8小时理论,我们要依赖于工作外的8小时,去扩大舒适圈。我们要安排学习不舒适的技能,但是却不必放弃娱乐时间;我们去学习一门外语,但是要细化目标。这样才能慢慢进步。
![](https://img.haomeiwen.com/i22920115/a9fcdaad55cb76b9.jpg)
三
文章看到这里,可能觉得做到上面这两点就能彩笔生花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一时的懒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假装努力。
朋友公司的前辈小A,毕业于北方某间高校。最近因为领导没给她分配重要的工作,嚎啕大哭。
她觉得领导很不公平,明明自己这么努力了,为什么不看重自己。按她说的,每天准时上班,认真仔细完成工作。下班大家纷纷回家了,她却依然在加班。
而真相是,工作4年,她在上班期间数次补妆,微信QQ聊八卦家常,加班也是为了弥补自己浪费掉的时间。公司关于新业务的资料堆积如山,她从不瞧一眼。一旦有遇到问题,就是一句“怎么办,我不会”。
像这种日复一日低质量的忙碌,看似很努力,却毫不走心。感动和麻痹了自己,却消磨了意志力和时间。最终一切都会徒劳无功。
不知大家是否发现,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也变成了这样 :
上班时,不管工作再忙,也不忘打开微信群,记者调查一样参与每一个八卦的讨论;下班一回家,马上刷手机煲剧玩得津津有味,从来不对一天进行总结自省;遇到新事物需要学习时,像个机器般按时完成打卡任务就好,不思考反馈。最后结果却没有像自己预期的那样。
《小王子》中有一句话我深以为然,“真正重要的东西不要用眼睛去看,要用心去感受。”做事也一样,用心比努力来得更重要。它可以是一种专注的态度,也是一种技能。
![](https://img.haomeiwen.com/i22920115/6a8eabbb1e26a10a.jpeg)
四
蔡康永曾经说过:“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如果不行动起来扩大自己舒适圈,将会失去自己的学习进化能力;而如果你不选择合适的方式去用心的努力,也只是在做无用功;最后所有好的机会都会擦肩而过,你只能叹息道“进步真的很难”。
所以赶紧行动起来学习吧。
窗边的小土豆:90后日语翻译。医疗救援行业。观看日剧,日综,韩剧十多年,爱读书,爱学习,爱写作。
在这里不定期分享观点,好剧好书,外语学习哦
公众号:土豆君杂谈。欢迎来戳我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