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的邀请》书评
一,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塞缪尔·早川,语义学专家。这本书是作者根据自己早期出版的Language in Action一书改编而成。全书分为两编,上编写语言功能,下编写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在上编中,作者先将人类与其它动物作比较,得出通过我们人类独特的语言系统,整合成一个庞大的统一神经系统,这些合作使我们人类得以生存下去,而且通过记号和符号传递了个体知道的信息,最终将整个人类知识汇聚在了一起。所以,语言天然具有社会性质。但当语言变成“言辞的洪流”时,身处其中的我们无时无刻都受其影响,尤其当今的媒体时代更是如此。作者用密支先生(Mits)举例,说明我们广大群众中的每个人是如何进行思考的,又是如何被语言构成属于自己独特的语义环境所影响和支配的。
因为语言是所有使用符号的方式中,最发达、最精巧、最复杂的一种,符号的象征化过程使它不但真的像现实一样,而且几乎替代了现实的地位,以至于人们看不到事实的真面目。我们通过言辞学到的世界如同地图一样,它只是言辞的世界,这个外向世界的地域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所以,当我们头脑中的地图与现实地域不符合时,我们会不断遇到麻烦,甚至严重时会进精神病院。因为一个声音有外向意义和内向意义之分,而当一个词只有内向意义时,争论就会永不休止,所以我们将语言作为报告用途时要客观,不能做过多的推论和判断。
语言有两个功能,增长我们的知识见闻(说明性)和感动我们(情感性)。语言的含义(内向意义)包括说明性含义和情感性含义,例如我们说家猪“是哺乳类四足家畜,常由农人饲养,用来做猪肉、火腿、猪油等”,情感性含义是指他在听众心里所唤起的各种感情气氛,例如“你是头肥猪”“我的心肝”“宝贝”“坏弟弟”等。正因为语言的这两种含义,所以尽量为了避免产生偏见,偏激,我们选词要采用迂回婉转的说法。每个人差不多仍是先有表示内心的感觉然后(若有必要)再报告事实的倾向,这种将言辞当成是有声音的以及表达情感的姿势的运用,叫做前象征(presymbolic)用法,例如在社交场合,各种仪式场合。象征用法则是我们把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感觉到的事情报告给别人,它可以被证实,被测量等。
当语言作为传情达意的工具时,作者用“车胎泄气事件”告诫我们不能只注意字面意思而忽视语言的前象征性成分。而我们的日常语言中,只有一小部分言辞是纯粹说明事理的,只要是表现任何强烈的感情,前象征的成分就会总是极为显著,比如“啊!(表情)我牙痛(报告)” 。作者也举了自己在火车站等车的亲身经历,他通过自己专业知识的运用,有意识地缓解了自己的孤立,说明社交场合的寒暄语,一般打招呼或送客的客套话等等都具有前象征的性质,而这种谈话并不是为了沟通知识,只是为了打破沉默,建立交情。人类之间必须先有同情的交流,才能建立起爱、友谊、和团结,大家才会想要合作,组成一个社会。所以,为了传达感情,我们语言也发明了很多方式,比如隐喻(和亡隐喻)、直喻、典故、讽刺、感伤、幽默等。
语言的指示性用法是想要用语言来控制、指导并影响未来人们行动的努力,所以,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侧重于说明性还是情感性。一般指示性语言中都有某种能刺激情绪的理论,如果没有则一点用处也没有。例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而集体制裁下发出的指示性语言可能为了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与敬畏感,进而去控制人,例如婚姻、受洗礼、总统就任、牧师就职、英雄授勋等等。
当然,我们必须清楚既然人类的语言对任何事物都无法全部说出,指示性言辞里所包括的允诺也就是一直不过是“未来地域”的“地图轮廓”;指示性语言和说明性语言往往比较相似,我们应该能将它们区分开。例如有些话不是设立目标,并不一定是描写现状;我们之所以没能正确地理解指示的性质,进而产生失望感和幻灭感,是因为我们太赋予幻想,把指示里并没有的意义看成是它真有的了。
在下编中,作者先以母牛“阿花”举例,告诉我们:世界是时刻在变化中的,现代科学上也根本不存在“固体”这回事,想要用语言完全说清阿花或另外任何一样东西到底是什么,根本不可能。阿花不是一个静止的“物件”,它是一个永远都在变动的过程,而我们只是感知到了部分的“阿花”。
我们人类通过抽象阶层得到了知识,通过定义我们大概能懂得一点,但是定义只是属于语言的陈述,它也只能描写大家的言语习惯。我们要想把一个名字解释清楚,要想避免“用来下定义的字往往会比它们所解释的字的意思更为混乱、更不清楚”,唯一的办法就是越少用定义越好,随时随地指向外向阶层——也就是说,无论写作还是说话,我们都应引用具体实例来证明自己讲的是什么。更一般地讲,谈话,交流,写作,诗歌小说创作等等都应该高级与低级抽象层次交互作用,这样才更有韵味。
作者通过举例,教训汽车的人、黄色的铅笔、上海人、对纸玫瑰花过敏,犯人张三等,告诉我们,我们很容易将抽象阶层搞混乱,所以必须要亲自观察,了解现实,不要被过去的印象或人言得来的“先入之见”迷住了心,将概念与现实混淆不清,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当我们对事物进行分类时,这些概念势必会让我们变得头脑顽固,而始终无法从经验中学习到智慧。而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给名词加上编号,例如:母牛1,母牛2,母牛3……
作者通过心理学教授诺曼·马耶尔的一个“神经衰弱小白鼠”实验,告诉我们,当我们的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容易患上神经衰弱症,根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行为习惯凝固起来了。这种无法解决的问题小到夫妻争吵,大到国家制度的凝固,文化的落伍等等现象都能体现。我们应该根据外向的观点,科学的态度来面对现实,来认识自我,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成长,我们的社会也才能不断进步。
二,我的感触
1. 判断的太早,往往会使我们看不清楚近在眼前的事物,所以生活中轻易不要脑补和幻想。
譬如说,若让我们写一篇作文,一开始就说“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银行家”“她是一位典型聪明伶俐的女生”,如果我们想要再写下去,就非得使后面说的话与前面的判断相一致。这样一来,这位“银行家”和这位“女生”自身有什么特别的个性,也就完全顾及不到了。接下来说的就不是看到的事实,而是作者个人从他以前看过的小说、电影、图画等中所得到的关于“银行家”或“聪明女生”的典型印象。
我们想要下判断时,应该认真地暂时把这种观念抛到脑后,以免阻碍自己的视野,看不清楚事物的真相。
2. 我们说的情商高,大概就是对语言的前象征成分很敏感的人吧。而看书很多的人,可能会在外来人认为很木讷,沉闷,甚至被叫做书呆子。
他们有本领解释说话者的声调、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其他各种表现其内心状况的征兆。他们不但留心说话者说些什么话,还留心说话者是怎样讲的。相反,凡是每天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去阅读书面文字的人,如科学家、知识分子、簿记员等,往往只注意言辞的表面意义,而对别的一概比较容易忽略。倘若有位小姐要这样的一位先生吻她,她往往非得直说出来不可。
所以,我们要想增进自身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就不能专靠加强我们对语言的说明性含义的认识,而是还得依靠社会经验,在不同的情形里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和阅读文学作品等方法,使自己对语言的情感性成分能有更加深切的了解。
3. 以对我们情感的影响而论,有生命的东西与没有生命的东西毫无分别。
怕狮子也好,怕火也好,同样都是害怕。因此,在表现感觉的言辞里,我们会说“春风吻颊”“狂涛怒浪”“高峰耸立”“暴日当空”“海啸地震”。普通修辞学书上把这种“将没有生命的东西描写成有生命的”现象称为“拟人化”(personification)。其实,如果我们说它是“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不分”,反倒会更容易让人理解一些。
4. 艺术中,为什么只需要秩序本身,就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呢?艺术的的目的是什么?
人们生活在矛盾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人人也都能感受到矛盾,而我们谈论生活经验的话语缺少秩序这件事本身就是激荡清晰的一个来源,而这种矛盾并不能够给与我们任何行为上的指导,因此它们只会使我们犹豫不决。而艺术家通过把自己的经验用适当的符号表达出来,再将其整理成一个首尾连贯的整体,是一种综合性行动。
一个伟大的小说家、戏曲家或诗人,就是一个将许多广泛的人生经验完美地综合起来使它们有一个种秩序的人。
作家借助语言将其经验和态度整理出来,从而在读者心中产生作用,使读者也能把其个人经验和态度略事整顿。经过这番整顿,读者的内心也就可以变得略微整齐些。这就是艺术的目的。
5. 把判断调整成报告,我们就能开始接受自我。
心理分析学家或心理顾问所给予病人的帮助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他不会对病人下任何判断。当病人向他承认自己“只”是一家加油站的加油工,或者于1943年4月在战场上精神错乱了时,心理分析学家或顾问帮助病人的方法就是用语言或态度表示出来,他虽然能够理解病人那种惭愧感或犯罪感,却完全没有因为病人的现况或过去的行为而有责备他的意思。换句话说,他帮助病人把判断“我只是一家加油站的加油工,因此没有什么出息”又改变成报告,“我是一家加油站的加油工”;把判断“我在战场上精神错乱,因此我是一个懦夫”变为“我在战场上精神错乱”。由于那位心理分析学家或心理顾问接受了病人的缘故,所以病人也就比较能够接受自己。让别人的判断(以及我们心目中认为是他们的判断)过分地影响我们,是我们之所以会有渺小感、犯罪感和不安全感的最常见理由之一。
最让我激动的是作者提到的练习方法,这也是我到如今一直都在实践的方法。2022年,我开辟了一个新专栏,名字就叫做“感触式成长”,专门记录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然后进行思考,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通过观察他人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或自己暂时找到一个解决的方法,下次接着进行上述操作,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下面是作者写的:
在第三章里作者建议练习写作不含判断的报告,对于描写自己,这个建议同样适用。假如我们想要得到比较切合实际的自我概念,多做一些像这样的自我描写,一定会起到特别的效用。
在做这种练习时,我们应该先把有关自己的事实都写下来——尤其是那些使我们觉得害臊或窘困的事实——然后对每件事实追问类似下面这样的问题:“我是否需要对这件事下一个判断?”“究竟是谁对这件事下了那样的判断?我是否也该那样做?”“此外就不可能有别的判断了吗?”“过去我的某个行动引起了不好的批评,这些批评对于今日的我说中了哪一点?”
如果我们对自己心境的看法变得日渐外向化,接受自己的能力逐渐增加,我们就可以无需断定“好”“坏”而直截了当地面对现实:“我比普通人矮”“我不擅长运动”“我是双亲离异的孩子”“我的妹妹比我学习好”“我从未上过大学”……到了那时我们欺骗自己的需要也就会越来越少。在自我知识上,就像在科学上一样,能征服小些的区域,便能慢慢地征服大些而且比较困难的区域。我们的自我概念渐渐地变得切合实际,我们的行动和决定也会渐渐地变得更加聪明起来,因为聪明的行为和决定一定要有一幅比较准确的关于自己的人格那一复杂地域的地图作为基础才行。
6. 谈话写作要富有层次,一直低层次说话容易让人觉得啰嗦,一直高层次的谈话容易让人失望,让人觉得没有什么用。
显然,有趣的谈话和写作,以及清晰的思想和随之而来的和谐心境,都需要高级抽象阶层与低级抽象阶层、语言与现实不停地互相发挥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在科学上时时都在进行:假设与观察所得、预计与事实结果需要不断地进行核对。
7. 替各种东西取名字的时候,我们就是在给它们进行分类。
我们正在定名的事物,本身当然没有名字,而且在我们给它们进行分类之前也不属于任何种类。
当我们进行分类的时候,我们很容易陷入二元价值观点。二元价值观点来源是因为我们只有一种欲望,然后看到了两种价值(1)可以满足那种欲望的东西;(2)阻碍那种欲望的东西。而这种价值观点适合进行战斗。但我们人生中会发生一组欲望与另一组欲望进行衡量进而从中作出选择的问题,例如:我想要这笔钱,但我觉得我更想要那辆车。所以:
”想要衡量文明生活中各种复杂的欲望,我们需要有一张日益精细的价值表和一种远大的眼光,以免因为要满足一个欲望而阻碍了别的乃至更重要的欲望。这种用两个以上的价值观点来观察事物的能力,就叫多元价值观点。
说到底,我们应该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而不是将自己封闭起来。心态封闭之人常会感受到外来威胁,所以凡是说话者或者陈述有一样是他所无法接受的,他就会将这两者都拒斥于外。这种心态采取的是绝对二元价值观点:要么全盘接受说话者,要么全不接受。心态开放的人则常常感受不到外来威胁,故在欣赏自身信念的同时,也能敞开心怀,接纳其他信念提供的信息。
三,本书特色
1. 深入浅出,语言浅显易懂。
2. 翻译流畅,其中例子换成了我国特有的例子,简洁明了,容易理解。
3. 内容保罗万象,涵盖语义学、文学、艺术、心理学、哲学等等学科。
4.序言写的也很精彩。
四,我的看法
如同推荐序言第一句话说的那样:“遇到这本书,是影响我性格成长的重要经历之一。”看完了这本书,我同样想把这句话原封不动地送给你。本书分为两编,看完第一编时,我把这本书列为了这几年内看过最好的前5本书之一,当看完第二编时,这本书竟在这5本书中位居第一。
当然,如果没有其余4本书作为前期的铺垫和自己这几年的深度思考与实践的话,我对这本书的评价也许会大打折扣。
看到最后一章,看的我后背发凉,然后头上像泼了一盆凉水,最后醒了过来。因为书中的某些章节内容和我之前思考很久后写成的几篇文章竟然如此的雷同和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