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认真
作者原创 2022.09.29
最近因所在城市静默,所以居家时间较多, 也就常常骑电车来往于老人、孩子与我家之间,距离都不远,经过的红绿灯,分别也就三处和四处,有个事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今日就给大家分享一下。
这41秒和10秒是个什么概念呀?!
这难道就是传说的“天才向左,疯子向右”?
还有更不可思议的:
隔路相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差10秒全是红灯。
每次行至红绿灯都纠结的不行,就百度了一下也没找到相应学习的知识或常识,却翻到了我在2019年在微信上看过一篇“老婆闯红灯,老公翻遍交通灯历史,怒添1秒”的国家人文历史作品,作者老沙。讲述的是2013年,憨厚老实的波村居民麦斯.耶尔斯特伦,收到了一张交通罚款通知单。罚单说麦斯太太前几天开车经过一个路口的时候,闯了红灯被监控摄像头拍到,罚款260美元。那个路口距离麦斯家不远,他们几乎每天都要开车经过很多次。
麦斯到警察局查看太太闯红灯的视频记录,正准备给支票签名之际,理工男特有的方脑壳钻牛角尖的毛病突然发作,决定再仔细看一遍视频。看了数遍之后,身为电气设备调教师的他猛然发现了一个隐藏视频的秘密。
那个路口的黄灯只亮了3.35秒,而按照交通部门技术的指引,在限速30英里的路口,黄灯应该亮3.5秒。这减少的0.15秒究竟是故意设置还是设备技术问题,他决心弄个明白。
首先查询交通灯的发展历史:
1868年的英国伦敦安置了世界上第一个煤气红绿灯。
1913年,美国俄亥俄克利夫兰市居民詹姆斯.霍格递交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气化交通灯专利申请。
1914年,克利夫兰市政府根据詹姆斯.霍格的设计在东105大街装置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气化红绿灯交通灯。当时需要交警手动调节变灯。
1920年,密歇根州汽车城底特律警官威廉.波茨,提出加了琥珀色黄灯作为缓冲,从而大大减少了交通灯不协调导致的混乱情况。
1959年,通用汽车公司组织了专家进行研究,发表论文,第一次确定了设置交通灯的动力学基本公司。
麦斯先生在图书馆把美国所有州的交通法规研究了一遍,发现存在两种黄灯法律体系,使用的却是同一个动力学公式,这显然会导致很多交通问题。他又查到,在他太太受罚的那个路口从2001年开始就超过25000人吃了闯红灯罚款的亏。
麦斯先生连夜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一篇科学报告论文。并将1960年发表论文的动力学计算黄灯的公司做了修改。
并将这篇科学报告寄给了所在地的市局,希望市政局可以迷途知返,没得到反馈。
2014年,他将市政局告上了联邦法庭。法官都看不懂他写的呈堂证供的公式和示意图。接到判决的麦斯先生不无沮丧的感叹:今天的判决表明,法庭不是一个讨论数学公式和物理定律的地方。后来的麦斯又发生了一件另外的诉讼案件。两起轰动一时的官司让麦斯先生出名了。
直到2019年10月生日那天,他收到了美国交通工程研究院的一封信,被告知,新的规则在明年举行。限速30英里的路口,黄灯亮的时间将会从原来的3.5秒延长至4.5秒。
故事讲完了,我是感动的。我写这篇“宜认真”就是想对认真的一种情怀。希望所有的认真都不会被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