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沒有辦法讓我相信
機器人要搶人類飯碗的話題,已經持續了好長一段時間了。樂觀者,認為機器人的確會搶掉人類的飯碗,但同時又會給人類提供別的新工作機會。不過,在這個問題上,我是一個悲觀者。我認為機器人的確會搶掉人類的飯碗,雖然會同時提供新的工作機會,但數量上與質量上,不會與過去的一樣,說明白點就是總體會變差。
《聯合早報》上有一篇《机器人要抢人类饭碗,你准备好了吗?》的文章,應該算是樂觀的。其標題的“你准备好了吗?”祇是提醒大家,在機器人搶奪飯碗之後,應該如何“適應”這樣的一個時代的來臨。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文章作者舉了一個例子: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斯纽英一家生活在利物浦。他们家世代做马鞍生意。当时家里的生意兴隆,一片生机。但后来发明了机动车,同样做马鞍生意的其他竞争对手看到了这一变化。他们纷纷转行做足球、手袋以及箱包等,但斯纽英一家不愿意转变,继续坚持做马鞍。最终他们彻底关门结业了。”
這個例子表面上是和機器人搶飯碗“同質”的,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例子裡面所談的轉變與機器人(或更準確點說是人工智能)轉變並不是同質的。機動車的出現取代馬匹,使人類交通出行的方式發生改變,但這種轉變祇涉及交通行業及邊際行業,不涉及其他行業,轉變的範圍相對於人工智能範圍窄不知多少。交通方式轉變,交通行業及其編輯行業的從業人員可以轉行到其他行業謀生。可是人工智能幾乎涵蓋了現在所有行業。交通行業要出無人駕駛交通工具,好了司機的工作難保。你說,轉行做個工人吧。可工廠也採用人工智能機器人替代,飯碗也難保。還是選擇回來幹服務類行業吧。不當司機就當跑堂。不好意思,跑堂也可以不用人了。日本現在已經有人工智能的跑堂了。不當跑堂,當個廚子。抱歉,廚子也沒得做了。新加坡也已經有人工智能的廚子了。好吧,不幹這些相對低檔次的服務類行業,整高檔的。金融分析師或律師怎麽樣?還是那麽的一句——抱歉!有糜國分析說,這兩類從業者將有9成會被人工智能所替代。請問,人類還有什麽工作可以不被人工智能所涵蓋?你轉那一行纔不會被人工智能搶飯碗呢?難不成真認為世界可以同時容納幾個億乃至幾十億的人口都來做文章中提到的那個什麽“AI專家”?(這也祇是建立在人工智能不可能自己編程的前提之上的。如果人工智能發展到了自己會編程的話,恐怕所謂的“AI專家”的飯碗也不保。)
另外,從生產馬鞍轉變為生產足球、手袋、箱包,其實還是有“基礎”的——都與皮革、針線打交道。可是你要一個司機、一個跑堂、一個廚子、一個金融分析師、一個律師突然轉行當一個“AI專家”,你覺得他們會是有“基礎”的轉變嗎?這種從零開始的轉變會保障他們的收入保持,生活品質不會變差?
抱歉!根本沒有辦法讓我相信。
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