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观后感电影漫谈

《流浪地球》从8.5降至7.9,影迷们去豆瓣骂《星际穿越》

2019-03-06  本文已影响1人  bb7f286d52d3

我国历史上有多少血雨腥风,是从评价一部电影/戏剧开始的?

——un oso (豆瓣网友)

从2019年2月5日上映至今,《流浪地球》在豆瓣上的评分已从开播时的8.5跌至7.9,这引发了该影片粉丝们的不满情绪。粉丝首先人肉一些公开在社交平台diss该影片的用户,对其施与各种言语暴力,此后转战APP Store和安卓应用服务平台,在应用排行榜上给豆瓣一星,并明确表示自己正是冲着给一星的目的而去下载豆瓣,因为豆瓣评分不客观。除了给豆瓣一星泄愤外,豆瓣高分科幻电影《星际穿越》底下出现了不少恶意一星评价,并附有各种不堪入目的辱骂言辞。

其实,今年的四部贺岁片在开播后都出现了程度不一的评分降低情况。《飞驰人生》从7.4到7.0跌了0.4分,《新喜剧之王》从6.3到5.8跌了0.5分,《疯狂外星人》从7.3到6.4跌了0.9分,相比之下,《流浪地球》虽然从8.5到7.9跌了0.6分,但其跌幅并不是最大的,且相比同期的几部电影,其评分变化也算是在一个比较正常的范围之内,为什么影迷却会如此巨大的反感情绪呢?

评分之所以降低,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出现了很多一星、两星的评价,从而拉低了原有评分。有人整理了豆瓣上的一星评论,发现很多人给一星的理由非常牵强,有人因不喜欢主创刘慈欣和吴京,有人单纯对国产科幻片不抱任何好感,有人对其科幻片的科学度提出质疑,有人甚至是连看都没看却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给一星。

虽然无法对每一个一星评价进行分析,识别出它们是就电影本身发出的真实评价,还是情绪渲染下越出影片欣赏范畴的评价,但可以看出,不少一星评论并非针对影片本身,其评价内容与电影毫无关系,而仅仅是在发泄某种情绪。如果说因《流浪地球》激发的民族主义与爱国情绪需要一个发泄口,那豆瓣上的这些令人难以信服的一星评论无疑提供了一个发泄的完美理由,豆瓣也成为这股怒气的发泄对象。

稍稍回顾一下就会发现,因情绪冲动而去豆瓣上给某部影视作品评一星的现象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不少网友甚至已经形成一言不合就去豆瓣给某些影视作品打一星的以泄怒气的习惯。对这一点体会最深的恐怕要数编剧兼导演于正了,他在回应其新剧《皓镧传》遭疯狂打一星时,发微博:

“我发现自己再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剧开播3分钟数百一星开跑的命运,《延禧攻略》如此,《皓镧传》也如此。我原以为《延禧》之后可以改变这个’于一星’的命运,但《皓镧传》仍然让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宿命,我可以让剧火,让明星火,甚至让剧在香港火,在新加坡火,在日本火,但让开播的’一星’变’五星’——‘臣妾依然是做不到啊,做不到啊’。”

于正的遭遇暴露出豆瓣评分中一直存在的问题,即不少人因某些人某些事而迁怒于作品,完全否定作品本身:因为不喜欢于正,所以凡是于正执导的作品都给一星;因为不喜欢吴京,所以给《流浪地球》一星;因为观影的影院没有开暖气,所以给一星等等。这种情况一直都存在,只不过这次碰上了情感强烈的爱国主义者,于是造成了眼下越演愈烈的闹剧。

面对以往那些因影视作品评分引起的血雨腥风,我们不得不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每一次争执都与豆瓣有关,豆瓣在其间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这种血雨腥风可以规避吗?

豆瓣不能承受之重

众所周知,豆瓣评分在我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认可这种权威性的人兼具豆瓣用户与非豆瓣用户。可以说,每一次因豆瓣评分而骂豆瓣的人,都是因为重视豆瓣的评分,那些跑去APP Store和安卓应用市场给豆瓣打一星的人正是认可豆瓣评分的权威性,或者知道这种权威性在国人心中的分量,才会格外在意其评分被一些莫名其妙的一星从8.5拉低至7.9,毕竟《流浪地球》在猫眼上的评分依旧是9.3。

因为对这种权威性的认可,当有人对一部影视作品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时,首先想到的也是去豆瓣上表达自己的喜爱或厌恶。豆瓣评分具有权威性对豆瓣而言无疑是优点,但是这种重要性也使豆瓣承受了超过其本该承受的重量——“无论电影、电视剧抑或书籍,几乎所有文化精神产品在豆瓣的评分都被媒体广泛引用;某种程度上说,相较而言,豆瓣的评分已经成为了国内唯一值得公众信赖的出处。”(该句出自杨时旸《到底是什么人想干掉豆瓣》)。

豆瓣的评分机制,就是把所有参与打分的人的分数相加除以人头数,从这一根本打分原理来看,豆瓣评分代表的仅是豆瓣用户对某电影的平均看法。这个抹平了众多五星和一星后得出的数字,别说不能同时得到中国几亿观众的认可,就是同时得到几个专业导演的认可也不容易,《逐梦演艺圈》的导演毕志飞、《寻找罗麦》的导演王超然就曾公开质疑过豆瓣评分的可信度。

美国有IMDb、Metacritic和烂番茄,这几个评价标准各异的网站几乎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在这个多元的评分体系下,专业人士看Metacritic,普通用户看IMDb,影评人看烂番茄,这种情况下因单纯个人喜好的偏颇而热捧或踩低一部作品的现象就不会出现得那么频繁,也不会只攻击某一个网站。而中国却只有一个代表豆瓣,其单一的评分机制实在难以承受中国十几亿影迷的喜好,于是当豆瓣上某作品的评分一旦不符合某些人的心理预期时,豆瓣就要被拎出来承受那群人的攻击。

豆瓣无辜,豆瓣也不无辜

这次因《流浪地球》影评分数引起的争论,就是源于不同欣赏水平的观众难以在豆瓣评分上形成共识。影迷们不满豆瓣上的一星二星评价,最后将怒气发泄在豆瓣APP,以及在这个平台上获高分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上。成为被情绪裹挟的影迷们的讨伐对象,豆瓣似乎成了替罪羊,因为《流浪地球》的评分是被大量用户的一星、二星所拉低,而不是豆瓣下调了其分数。不少网友同情豆瓣“锅从天上来”,但事实上豆瓣在这些纷争中也并不全然是一个无辜者。

首先,豆瓣评分的低门槛纵容了用户的情绪化打分行为。在大众点评上进行点评有定位要求,在淘票票和猫眼上打分要上传电影票根,而在豆瓣上,只要注册了豆瓣账号,就能对任一电影标注已看,然后进行评分。这意味着豆瓣是一个能轻易入侵的平台,使很多没看过某部作品、但出于各种私心想打分的人有了可乘之机,就像不少给《流浪地球》打一星的人压根就没看过这部电影一样。这种低门槛或许为许多用户打分提供了便利,但不可否认,其正在引发新的信任危机。

其次,单一的分数评判太过笼统模糊,容易造成误解。在豆瓣的评判体系中,用户只能看到最后被不断平均化后的分数,除此之外只能翻阅剩下的文字短评或者影评文章。至于为什么豆瓣上《星际穿越》能打到9.2分,而《流浪地球》只有7.9,电影获得高分的原因在哪里,评价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他们都无从得知。《打一星者,虽远必诛》一文认为,此次《流浪地球》粉丝大战豆瓣的内核,是大众趣味和豆瓣主流用户的价值观冲突。

在我看来,与其说是大众与豆瓣主流用户之间价值观冲突,不如说是彼此的审美趣味相异,而双方又不曾了解过彼此的审美倾向而造成的误解。虽然个人对一部电影评价具有主观性,但电影的欣赏也并非没有一定的逻辑可循,豆瓣只向用户展示一部电影的评价分数,但是同样的一星背后也有不一定的含义,有人不能忍受的是主演,有人不能忍受的是其故事的逻辑性,也有人不能忍受的是特效。如果没有具体的原因展示,而只有分数,这就会把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一个有理有据的电影欣赏行为变成了表达喜欢与不喜欢的情绪化行为。

豆瓣的电影词条下面往往有数量庞大的文字短评,这些短评中必然有人通过评价表明自己的打分原则,有人因剧情给高分,有人因主演给高分,但是由于这些折叠在一起的评论数量过大,用户们难以一一翻阅,所以这部分资源并没有开发利用好。但豆瓣却可以考虑把这些文字化繁为简,通过算法整理出大家的观看重点,正如淘票票在评论区之前提炼的观众热评,起码让大家知道为什么豆瓣用户认为《星际穿越》值得9.2分。

最后,那些与电影无关的一星评价虽然不是豆瓣制造的,但豆瓣却没有及时处理这些评论。正如前文所言,虽然难以对每一个一星评价进行具体分析,看其是否与作品本身的质量有关,但豆瓣上确实存在不少与作品无关的一星评价,对于这部分的内容豆瓣任其存在就是对恶意差评置之不顾。

将与作品无关的评分不计入最终的评分中,这不仅是对作品、对其粉丝的尊重,也是在爱惜平台自己的羽毛,因为与作品无关的评价会冲淡已有评价的可信度。作为一个精神文化产品的评价平台,人们不要求豆瓣呈现的分数符合所有人的喜恶品味,但起码,这个分数得是真实的,得是针对作品本身发出的,否则这个评分的参考意义又在哪里?豆瓣没有及时处理这些评论,或者在这些恶意评论已经存在的情况下没有启动一定的应急机制,而是在影迷们涌向APP Store和安卓应用市场给其一星时,在豆瓣上列出了豆瓣APP这个词条的评价,这种抖机灵的反应让人难以接受。

最新消失显示,在2月12日下午17:57分豆瓣官方表态,对于在《流浪地球》讨论区违反讨论区规则的用户,将进行封禁、禁言3-30天不等的处理。豆瓣因其评价体系和独具的权威性一次次成为众矢之的,相比惩治违反讨论规则的用户,豆瓣更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完善其尚有缺漏的评判体系,而我们需要的也不仅仅是一个讨论越来越规范的豆瓣,我们更需要多元的精神文化作品评价体系和评价平台,以及允许别人不喜欢自己所看好的作品的社会氛围。

作者:95后女研究生 版权所有 转载请联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