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女儿说声“对不起”
晚上带女儿去外婆家玩,时间不早了,催促女儿回家。
女儿坐在沙发上折纸,没有任何回应。我连着催促了几句,女儿依旧无动于衷。我开始不耐烦了,提高了音调,严厉的说:“我们要回家了!”
这时女儿突然从沙发上跳了起来,非常暴躁的吼道:“我听到啦!”她的眼睛一直盯着折纸,没有看我一眼。然后气呼呼的用整个身体砸向沙发,继续专注的折纸。
我被女儿的反应惊讶到了,又有点疑惑。我不说话了,盯着女儿看个究竟。
女儿的确听到了我的催促,手上的动作明显加快了,但依旧很坚定的坐着一步步把纸折完。
折完后,她屁股溜到外婆身边,把纸扇子举到外婆鼻子前:“给你,下次你出门用这个扇就不热了。”
外婆也被惊到了,向后闪躲,瞬间明白过来后又立马接过礼物,配合着扇了起来,边说“真的很凉快啊!”
女儿看着外婆乐开花的模样,喜滋滋的站起身,对我说“可以走啦。”然后大步直径走到门口穿鞋。
此时我恍然大悟,原来女儿“不听话”是为了给外婆“送清凉”孝顺外婆,而我却臆想孩子因为贪玩故意“屏蔽”我的指令。
我立马启动反思模式,意识到这是一个“当教时刻”。
“宝宝,原来你怕外婆出门太热,给外婆折纸扇子,你真的很关心外婆,很孝顺。妈妈为刚才不明就里大声催促向你道歉,是妈妈不对。下次妈妈会耐心跟你沟通,你接受妈妈的道歉么?”
“嗯!”此时女儿显得非常的大气,毫不在乎我之前的行为对她造成的情绪影响。
回家的路上,我牵着她的小手,她蹦蹦跳跳的唱着小曲,就好像没有发生过任何不开心的事。
孩子的思维真的很简单,她不听话只是因为背后有一个需求没有满足,而家长总习惯用成年人的“小心眼”来揣摩孩子,认为孩子是故意和自己作对。
面对家长对自己造成的心理伤害,孩子总能不计前嫌、快速忘却,又以爱来对待。
请家长们珍惜孩子这份纯洁,耐心对待孩子背后的每一个需求,这不仅是和孩子有效沟通的密码,也是亲子关系的基础。
家长们也不要吝啬一声“对不起”,这和父母尊严、权威、地位无关,这体现了为人的修养和品行,也是在向孩子树立一个有错必认、知错必改的行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