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

父母请教育好孩子

2021-09-04  本文已影响0人  螢_8074

      自己生下的并不是物品,而是独立的生命!

      父母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感知系统,都有各自真实的感受,没有对错之分。

      虽然父母经历的太多,他们就认为他们经验丰富,但就认为孩子不了解社会。他们认为孩子只要按照他们说的去做就是对的。父母不理解孩子就是因为自身经历的问题,导致无法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不以改变为目的,才有改变的可能。抽时间和孩子聊聊,放下我们成年人的功利心和目的性,真正的倾听、理解、尊重、欣赏,用心听,真正关注他的内心。

      任何事情都有它正向的一面。孩子到了青春期和我们吵,说明孩子有主见、独立的思维;从另一方面提醒着我们沟通方式的不当,需调整、学习提升自己。

      若孩子有情绪一直憋着,那憋到一定程度的爆发也是很可怕的。要更多关注到孩子和我们吵带来的正向启示和意义,我们适时地调整、适时地学习和完善。

      孩子的自我概念通常来自家长对他的评价、以及身边重要的人的评价。请给予孩子正向的自我概念。

      关注正向的积极面,哪怕是小的正向积极面。星星之火也会有燎原之势,相信小改变也会带来大不同。

      构建心理安全区域,让孩子们敢问。主要是孩子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有时可能还会招致家长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敢提问题就会困疑越来越多,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要让孩子敢问,首先必须清除孩子的心理障碍,为孩子的“问”营造氛围。

        强化孩子主体地位,让孩子会问。现代教学重视孩子的主体作用,注重孩子智力、能力、创造力的培养,不可抹杀孩子的想象力不然社会无法进步。因此家长也要走下家长的身份,转变角色,由大人的地位、掌控者的身份变成孩子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比如“这我都不会,你好厉害”等等),不断凸显孩子的主体地位,促进孩子主动学习或干活。

      改变孩子学习方式,让孩子爱问,爱学习。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由家长和老师向孩子传递知识,而是孩子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该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课内外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它强调以孩子为中心,强调孩子对知识的尝试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识的主动建构。因此,教师应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善于在尝试、探究、合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