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光光地,更有何言”初探
近日,在某微信群中有人说到阳明先生遗言中有“此心光光地,更有何言”的版本,引起大家讨论。笔者有如下想法。
我们知道,阳明先生遗言说的是“此心光明,夫复何言”,这是合乎他一生言行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此心光明”,正是与天地同流、与万物一体的境界。
无论是束景南教授罗列的各种版本年谱,还是《菜根谭》《王阳明出身靖乱录》等书籍,阳明先生说的都是“此心光明,夫复何言”。“此心光光地,更有何言”的版本,据笔者查找到的资料,是现代才出现,现在某机构自编书籍上的王阳明年谱也是这个版本。
《王阳明全集》中没有出现过“光光地”一词,“光光”一词出现过一次。《传习录》中记录阳明先生说:“毕竟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起,自寻其根便见。如汝心中,决知是无有做劫盗的思虑,何也?以汝元无是心也。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灭了,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此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自然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这里的“光光”只是字面意思,指没有杂质或添加。“光光只是心之本体”,指纯粹只有本心,没有任何私心,阳明先生认为在这样的状态下,自然物来顺应——包括死亡。这样看来,阳明先生去世前说“此心光光地”,看似没有违和。然而,《传习录》提到的“光光”只是就去私欲工夫而言的,并没有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更不能以此为理由刻意修改阳明先生的遗言。
笔者认为,篡改阳明先生遗言的人大概是崇佛者,比如佛教某大师提倡“佛佛道同,光光无碍”。又或许与南怀瑾有关,此人多次使用“光光”一词,比如“此修念佛三昧,正念之时此心即与净土光光相接。什么光?无相光,常寂光”,“若此性光与诸佛如来光光相接,真正达到净念相继的境界,心念自然定在一片光中”,“至中脉内于心中,寸光光圆相溶入。然后此心就是一团光明,是有相的光明”等。“光光”二字,南怀瑾使用的意思是指无相光和常寂光或性光与如来光这两种光,与王阳明使用的意思不一样。南怀瑾还认为此心一团光明是有相,境界低于光光。篡改阳明先生遗言为“此心光光地”,应该就是按照南怀瑾所讲“光光”的意思。事实上,有人就认为“此心光光地”与佛家境界相似,并认同这个版本。
因此,“此心光光地”表面上是对阳明先生遗言的篡改,实质上是对阳明心学歪曲以接近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