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没过好?吃过这些的孩子可幸福了
大白兔
六一儿童节过去了,不由自主的就想起我们的童年,说我们似乎有点以偏概全,毕竟现在网络的主力军是90后、95后,甚至00后也开始登上舞台,门徒我这个80后大叔很感慨(给自己脸上贴金,韩剧里长得帅的才是大叔,不帅的都是老男人),长江后浪推前浪,童年一晃到中年。
不过心态好就年轻,那么多个六一儿童节走过来,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吃,六一节就是吃的代名词,幼儿园时代的六一就是把小朋友组织起来扑腾下,大家坐排排吃果果。
网上一说到80后的零食就提大白兔啊、跳跳糖啊,80年代还没有轮到这些,对于我这个天生的吃货来说,印象深刻的零食是小袋子装的酸梅粉和盐梅粉,那时候物资匮乏,5分钱一小袋,里面有小勺,现在想来真的是哄小孩子的,东西没多少,可一小勺一小勺往嘴里送,这粉末沾了口水就附在勺子上,一小勺还舔半天。
翻了半天网络也没有个原图,只能找张图代替下,就这么一小袋,满足了小朋友的愿望,吃了酸梅粉还不算完,好多次,把塑料袋都整个放嘴里嚼上一嚼,直到小塑料袋都嚼了泛白才吐掉,很多年过去,再也没有这么执着的吃过什么东西了。
吃了酸梅粉和盐梅粉还可以继续玩,吃盐梅粉的小勺就是兵器图样,吃完就和小朋友斗勺子,厮杀激烈各有输赢。
数下来第二个就是冰棒,小时候哪像现在每个大小超市都有恒温冰柜,想吃随时就可以去买,80年代的冰柜都是简易式的,想吃你得等,不定期有人会推着小雪柜车来,大热天从里面掏出冰棒来,看看都感觉神奇(虽然不是三岁小孩,但就四五岁来说还是阅历太浅啊),雪糕柜里冰棒品种不多,大概就两三种,最好销的就是绿豆冰棒,怎一个爽字了得,有的绿豆占了半只冰棒的分量,简直就是福利啊,
在大白兔之前流行的花生奶糖,现在虽然还有卖的,但和当年口味差距太大了,小时我能吃一袋,现在一颗就腻得慌。不是不好吃,而是没有当时等待的激动和偶遇的兴奋,太快被满足其实也降低了预期。
当时除了能吃到中西点心,花占饼干也算是我比较喜欢的小食,上面的花硬硬的,每次都掰成两段来吃,一半甜一半脆,一会儿一块,比今天奥利奥下的快。(奥利奥躺枪晕倒)
浇糖稀最近两年又冒出来了,80年代一般都在赶年货街或者老街子上有,一开始是5毛转一次,后来变一块了,去转过一次,转针转的飞快,心里盼着是条龙,结果是桃子,等手艺人做好了递过来,舔了舔不算太好吃,就是红糖的味道,一边吃还要继续看,眼见真的有人转到了龙,哇,龙好大,龙眼的做法真有意思,不情愿的被家长拖走…
80年代的经典小食还有爆米花,每次有人放炮小朋友都会去围观,现在可不敢让小朋友去,当时就觉得听个响都很过瘾…
80后的零食小吃还有许许多多,完全可以在体育场开个回忆专场慢慢讲,像大大泡泡糖、夹心冰棒、人头雪糕、搅搅糖、无花果、济公丹、麦乳精、酒心巧克力…每一样都可以说半天。一份真正扎根于你心里的美食,是不会被时间所遗忘,相反时间越久回忆越醇,爱美食,爱生活,幸福就在当下,享受此刻的人生~
备注:图片皆来自网络,鸣谢,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