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你爱做的,能做的和别人需要你做的
三个孩子都去姥姥家了,我有了几天完完整整属于自己的时间。这对我是很奢侈的一件事。
曾经被孩子填满的生活一下子空下来,有点小小的不适应和失落。要做什么呢,一下子不知道该从何想起。发了一会呆,对自己要做什么有了眉目。
第一反应是,应该把堆成一堆要换洗的衣服被褥都洗完,然后把乱成一锅粥的房间彻底整理打扫一下,然后把该理的账目都理一下……是的,很多的应该,这的确是我现阶段最该做的事,可心里总有一个抗拒和不情愿的声音。我想着即使不愿意也得做啊,一个干净整洁的家也是我所希望的。
于是开始洗衣服,衣服没洗完,出来了很多情绪,很多愤怒,我知道这是违背感觉"强己所难"的后果。一边愤怒,一边继续洗,一边等待这个情绪过去……现在想,之所以洗衣服会让我愤怒,可能这个过程也有许多我不可掌控的因素,比如洗衣机进排水需要等,洗涤的过程需要等,而我想的是快速洗完,结束任务。等心情平静了,衣服也快洗完了。晾晒的时候,看着一大堆干净鲜艳的衣物,稍稍有了点点成就感,而更多的感觉是"终于完工"。
接下来,我开始做自己的事,继续上次课的编织作业。一开始,便没有了结束,抬头看表才发现又到饭点了,不想做饭。和老公说明了我的想法,"这次不想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了,我就是不想做",他表示理解,癫癫去厨房忙活了。平时,他不忙的时候就用"石头剪刀布"来裁决谁做饭,当然,那个时候我是没有情绪的,纯属娱乐。
饭后的时间,继续编织作业,老公在忙,不打扰他。傍晚,选好一本书,稍做准备去村里给孩子讲故事。
一天下来,回顾一下做了很多事,还是很满足的。最开心的,莫过于可以不被打扰的专注于自己喜欢的。
曾经听杨澜讲过,要学会分清"你爱做的,能做的和别人需要你做的事",给我很大启发。分清这三件事,并尽量平衡,生活会是另一种样子。
一直以来,我做的都是该做的,家庭需要我做的事,甚至经常忽略身体和心灵的声音。这样的结果就是情绪不断积累,抱怨,委屈,无价值感,"我付出了那么多"怨妇也许就是这样产生的。
我能做的,或许对应你的能力,你的能动性,你的选择,包括你的工作,你的努力,你的资源,我是这样理解的。我现在去给孩子讲故事,做绘本,就是我能做的一件事,也是我保持和外界连接的一个途径。
对我而言,喜欢做的事,当然是手工,还旅行,阅读,很多很多……
我想,一个人每天做完自己该做的,能做的事,更多的要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为自己充充电,续续能量,加加油。不要找借口,只要你想做,总可以做的到。"just do it"理想与现实之间,只差"行动"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