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3

2021-09-03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刘爷

《绝非天赋——智商、刻意练习与创造力的真相》

【思维导图】

【音频文稿】

1

大家好,这一期音频将为你讲述的书是《绝非天赋——智商、刻意练习与创造力的真相》。

这是一个重视教育和关注孩子发展的时代,家长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要重视对孩子的成长和智力发展。我们习惯用“天赋禀异”、“天资聪明”等词形容一个人智商高。然而有一些孩子,却从小就被打上“愚钝”、“学习障碍”等标签,那么这些所谓的“不聪明”的孩子,就会一辈子平平庸庸,默默无闻吗?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有一个男孩,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诊断为“学习障碍”,因为他患有中枢听觉处理障碍,导致他对于语音的理解能力比别人差很多。而学校里的一次智力测验,显示他的智商分数非常低,这直接让他跌入低谷。可是,后来这个男孩却不相信命运,通过自己的努力,撕掉了“学习障碍”的标签,成为了研究智商领域的专家。这个男孩,就是我们今天这本书的作者—斯科特·考夫曼。

本文作者斯科特·考夫曼,是美国知名认知心理学家,主要致力于研究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测量与开发,曾被商业内幕网站评为“改变我们看待世界方式的50位突破性科学家”之一。

那么,天赋和智商是否能对人生起决定性作用?所谓的高智商者背后的奥秘是什么?刻意练习为什么能给人带来突破性成就?普通人想要提高创造力、实现人生目标,有没有什么诀窍法门?读完这本书,你将会找得到答案。

好了,事不宜迟,我们马上来学习一下这本书的具体内容。

在这本书里,作者用自己逆袭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心理学理论,指出了一条通向成功的窍门。在拆解的过程中根据内容的逻辑性,我们先来探索智商的真相,了解智商测验是否准确,智商对一个人的成就能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接着,我们来探索刻意练习的真相,探寻为何刻意练习可以颠覆智商的测试结果;最后,我们来研究创造力的真相,看看创造力与智商、刻意练习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2

我们先来看智商的真相,为什么很多被认定为智商高的人,不一定会成功,而所谓智商低的人,有时,反而会有不凡的成就?

首先,智商测验不是一个绝对值,而是一个相对值,它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个观点告诉我们,不能单纯依靠某次的智商测验值来评定一个人。

一提到智商,我们首先的印象就是一个个数字化的呈现,智商越高,就证明这个人越聪明。但是,心理学家认为,智商测验的数值其实不是绝对的,它只是一个相对值。这个数值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测试出来的智商分数也会不一样,有时相差值,竟高达16至26分。

作者指出,与学校相关的因素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智商分数,比如教师的教学质量、学校的课程以及课外活动等,这些因素会对一个人的大脑成熟度产生影响。另外,被测试者的很多个人因素,也会影响智商测试的结果。例如,被测试者的焦虑程度不同,反映出来的智商测试分数也不一样。同样的一个人,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比在焦虑的状况下测试出来的智商分数要高。

由此可见,智商测验只是一个相对值,它事实上忽视了诸多的环境因素。因此,理性认知的第一步,就是先明白智商测试的局限性。

那么,所谓的智商测试并不能准确地表明人的智商水平。而且在我国,智商测验并不是一种检测智力水平的普遍方法。我们更习惯于,使用学习成绩来判定人的智商高下,这其实同样是一种错误的方法。

在我国的应试化教育中,普遍的看法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一定聪明,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就一无是处。事实真是这样吗?我们不妨先从人群中智商的分布状况谈起。

据调查显示,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智商分数在100到115之间属于正常智力范围,超过130的孩子属于智力超常,到达160的是天才,低于90的是弱智的孩子。而统计研究显示,在我国智商低于90与高于130的学生,加起来仅占学生总数的2%。

即使是这2%的极端个体,智商高低也不能完全决定他们的人生高度。例如,有一位名叫卡尔·威特的德国人,在出生的时候,被医生判定为“痴呆儿”,但是经过后天的努力和正确的家教,他取得了常人都无法达到的成就——14岁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就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

因此,我们知道,绝大多数人的智商都保持在一个相对平均的数值。即使你真是天资聪颖或天生愚笨,这也不会决定性地影响你未来的人生高度。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足够聪明,就不思进取,最后就只能原地踏步,沦为平庸。而那些被认为“天生愚笨”的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却反而能够达到正常人所无法企及的高度。

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这至少证明在智商水平上,大家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你没有比我更强,我也没有理由放弃努力。即使你真的优于常人,或者真的有先天缺陷,但却并不是无望。

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我们常常有意无意地用各种成绩,来判定人的智商水平。有很多的孩子,从小就被人贴上“优等生”、“差等生”、“天才”、“愚笨”这样的标签。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国内的应试教育现状,“以成绩论英雄”的现象,让很多孩子不自觉就被冠上了“优等生”、“差等生”等标签。比如,有的学校会按照考试排名,将孩子分配到重点班和普通班。这对于普通班的孩子来说,他们很可能就会在这种环境中,将所谓“普通”内化为自己的标签,进而设定诸多限制。我们常会听到他们说“反正我就是学不好的”、“反正我就这样了”、“再努力有什么用”等等,其实就是这种心态的反映。他们由于长期被标签化,所以潜移默化中也自我设限,最后放弃努力。到长大以后,他们很可能就继续演化为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在各种机会面前不敢尝试,显得畏畏缩缩。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从小给孩子标签化的做法,其实有意无意中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当然,应试化教育的现实,我们可能无法改变。作为自身,在了解到智商的真相后,我们可以明白,其实现实并没有那么多限制,大多数人都处于相同的起点,你最难跨越的限制,是你自己的内心。

而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反复告诉孩子,这些成绩只是一定阶段的检测结果,一时成绩不好,不代表永远成绩不好。即使你一直成绩平平,也不代表你未来就是一个平庸的人,成绩并不能决定我们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要不断鼓励孩子,努力尝试、接受挑战,只有这样才能突破限制。

对于所谓“差生”,长期将他们标签化的做法,可能会挫伤他们的自尊。那么,被家长津津乐道的所谓“天才”孩子,却又怎么样呢?

我们可以看看中国古代的方仲永的例子,天资聪慧,五岁就可以写诗,信手拈来,自己署上名字。然而,后来他的父让他在该接受教育的时候不去学习,而是带着他到处拜访同县人,一直到二十三岁,他却还是停留在小时候的水平。可见,被冠以天资聪慧的人,如果不经过后天的努力和锤炼,依旧会沦为平庸。

因而,聪明不等于未来一定会成功。反而是那些学生时代成绩不是特别出彩的人,却能够在最后做出巨大成就。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参加了三次高考,最终只是考入了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现在却创建了著名的阿里巴巴商业帝国,身价高达2500多亿元。发明家爱迪生,小的时候曾被学校贴上“低能儿”的标签,甚至被劝退。但是他却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奇迹,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等,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我们不难发现,应试教育下,很多人会因为学习成绩,被贴上“优等生”、“差等生”、“天才”等标签,然而这并不是决定一个人未来成就的标识,反而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被称作“天才”的孩子可能最后沦为平庸,而所谓“差等生”的称呼,则可能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其实他们原本可以做得更好。

通过上述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智商测验值不是一个绝对值,而是一个相对值,它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绝大多数人的智商都保持在一个相对平均的数值,先天性的优势或缺陷都不能对人生起决定作用。同时,从小根据成绩的好坏,给一个孩子贴上“天才”、“优等生”或“差等生”等标签,是不明智的,这种标签化的定性做法,可能会过度拔高或挫伤人的自尊心。

3

讲完了智商的真相,接下来,我们还必须说一下关于刻意练习的真相。

我们在前文中提到,大多数人的智商水平都是有限的,想要在某个领域取得杰出成就,更重要的是后天学习能力的培养。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这之中起决定作用的,就是刻意练习。

心理学家指出,所谓刻意练习,指的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特殊类型的练习。那么,刻意练习能够帮助我们掌握哪些技能?

首先,刻意练习可以锻炼出高超的记忆力,它不由记忆天赋和智商所决定。

在书中,作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科学家埃里克森研究发现,那些保持圆周率背诵的吉尼斯世界记录的记忆天才,都不是凭借过人的记忆天赋,而是经过长时间的刻意练习,掌握了精细编码的记忆方法,才最终取得了傲人的成绩,甚至有的是付出了长达九千至一万小时的练习,才取得了如此非凡的记忆成果。

因而,高超的记忆力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获得。那么,如果一个人想要在某个领域达到专家级的水平,是否也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达到呢?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专家和普通人之间的差别。作者告诉我们,专家不仅因为在他们在擅长的领域懂得更多,而且因为他们的知识结构更好,有更加稳固而丰富的知识网络,同时能够灵活调用这些知识网络之间的关系。

简单来说,专家就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能够做到触类旁通,而不是只懂得一些知识的堆砌,而这正是通过刻意练习达到的。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和金西,提出了专家所具备的认知机制,即长期工作记忆。所谓长期工作记忆,就是能够对工作内容保持较长时间的记忆,并且能够熟练运用,具备这种能力,必须对知识信息进行深度编码,能够融会贯通,从而做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达到一般人所无法企及的高度。这种能力经过长时间的刻意练习,是能够达到的。

比如,一个专家级别的程序员,并不一定是天赋有多高,天生有多聪明,而是在编程领域长期耕耘的结果。经过了很多案例的磨砺,他们会比一般人能更快速、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一个编程专家跟一个卓越的新程序员,最大的区别是,专家能够综合各种复杂的案例和知识,快速调用自己知识库里的内容,从容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形;而一个卓越的新程序员,可能智商较高,思维能力比较活跃,能够充分调动大脑去进行逻辑分析,但是却往往没办法做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程度。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差了一个刻意练习过程。

可见,专家和新手之间最大的区别,不是智商的高低,不是天赋的差距,而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听到这里,大家可能顿时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就算我没有超高的天赋和智商,但我只要死磕,遵循 “一万小时定律”,就一定会成功!真的是这样吗?花一万小时你就一定会成功吗?

真相是:“一万小时定律”并不适用于所有场景,因为刻意练习并不是一项活动的简单重复。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一万小时定律”。这个概念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到的,意思是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然而,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形下,这个定律并不完全适用。

比如,你做了一万小时的饭,却并没有成为名震世界的大厨,你看了一万小时的电影,也并没能成为电影赏析专家。因为这之中我们只是做到了练习,但忽略了“刻意”二字。

所谓“刻意”,就是在做饭的时候,我们会精心地研究配料、食材、火候和色泽等要素,并且能够有自己的思考和发现;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们不只是在消遣和放松,而是刻意地研究电影的构思、场景、特效以及所折射出来的内涵。因此,即使你花费很长时间去做一件事,如果缺乏“刻意”地去练习,也可能无法达到想要的结果。从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说,“努力也不一定有收获”。

因此,通过了解一万小时定律的本质,我们会更加地清楚刻意练习的内涵——它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你想要发展的专长中,才能在时间的发酵下,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那么,如何实现这种全身心的投入?

作者告诉我们,投入与动机密切相关,我们选择投入某件事情,都是具有一定动机的。

首先,多巴胺对动机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通常一提多巴胺,就会想到享乐的情绪,这是错误的,其实多巴胺本身不会唤起愉悦的情绪,它最主要的作用是使人想要某样东西。在人脑中,“想要”和“喜欢”是不一样的,你可能会想要你潜意识里并不喜欢的东西。比如吸毒者并不喜欢沉迷于毒品,但是在看到任何与毒品有关的线索时,多巴胺水平都会升高。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我们明知道自己不能过分依赖手机,但是手机一不在身边就会产生焦虑情绪。

简单来说,多巴胺在行为动机中起着诱导的作用,比如完成某件事情具有丰厚的经济回报,我们会更“想要”做这件事情。

但是,比起通过外部奖励,如经济回报,来激发诱导人的欲望,其实将注意力放在创造学习条件、体验和积极的期望上,能够使我们不但想要,而且会更喜欢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那么怎么做到这样呢,将要完成的任务情境化,正是这样一种有效的手段。

书中提及了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给一些小学生介绍一款游戏,目的是为了教他们算数和问题解决的技能。所有实验组的教学内容均相同,不同的是其中一些实验组,研究人员增添了一些特别的元素。因而,实验组包括情境化教学和去情境化教学两种。在情境化教学中,他们鼓励学生把自己想象为一名为了拯救地球的太空舰队的指挥官,或是一名寻找宝藏的寻宝船船长。实验证明,相比去情境化教学,那些在“太空探索”和“探寻珍宝”情境中学习的学生,表现出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更持久的记忆。市面上流行的背单词APP,也正是这样,不停通过多方面的游戏和闯关设置,使用户更沉溺,更愿意主动去背单词。

此外,投入还与心理定向也具有密切的关系。所谓心理定向,我们可以简单将其理解为目标,它存在成长型心理定向和固定型心理定向两种。拥有成长型的心理定向的人,能够更加关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而固定型心理定向的人,会更关注当前的成绩和别人的评价,他们常在失败面前停滞不前。

心理定向的形成,与期望效应密切相关。研究表明,期望能够创造成果。它的意思是,当我们期待一些事情发生时,我们经常是下意识地,采取特定的行为方式,而这些行为方式,实际上会使这件事变成现实,这也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当我们对事物有着美好的期待时,就很容易产生了自我驱动和完善进步的倾向,使我们最后能做出一个比较好的成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实验就证明过这一点。实验者随机抽取18名学生,告诉老师,这些人属于“最有前途的发展者”。随后,老师在教学中,对这18名学生抱有特别美好的期望,更愿意耐心地教导和培训他们。而学生被老师所感染,也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学习中。最后双方共同努力,这十八名学生,在半年后确实取得了比一般学生更优异的成绩,为人也更乐观热情,开朗活泼。

心理定向对“投入”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它却显示出对外部环境的高度的敏感性,比较需要外部对其投射期望与关注。

而在作为个体自身来说,在“投入”方面,则比较需要学会自我调节。

什么是自我调节?它是受意志力影响的认知和行为过程,比如自控力、抗压力等。而拥有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对一个人的社会关系、工作产量、人生成就和自我认知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它的目的是研究在诱惑面前,人们如何运用意志力。研究员让实验中的每个孩子选择一种零食,孩子们被告知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立刻享用零食,另一种是如果他们能稍微等一等,就能再得到另一种零食。然后研究员离开,让孩子独自面对诱惑。实验表明,那些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对于零食的欲望,成功做到延迟满足的孩子,成年后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这之中就体现了自我调节能力对个人成就的重要影响。

自我调节对成功至关重要,它最好在儿童时期尽早培养,因此早教所能发挥的影响就十分关键。根据研究,如果父母能在孩子的成长期里,多和他们沟通,解释问题,甚至睡前讲故事,或者是在周末日里,多和孩子做一些扮演角色的虚构游戏 ,都可以使孩子们更容易地理解社会角色,学会共情和提高想象力。

而对于成年人来说,自我调节的能力更像一种放松与转移压力,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工作到瓶颈的时候,通过一些互动式的电子游戏,或者健身,唱歌,练习瑜伽之后,反而对工作也有了更新或者更好的感悟。

总而言之,想要实现有效地全身心地投入,可以利用多巴胺的诱导作用,通过培养成长型的心理定向和利用期望效应,以及采取有效的方式来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来更好地做到刻意练习。

好了,以上给你介绍了刻意练习的真相和本质。首先,我们了解到,想练就高超的记忆力和专业水平,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达到的;接着,我们知道了,一个领域的专家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是刻意练习的程度,而不是智商的差异。通过分析一万小时定律的本质,我们明白了刻意练习之中最为重要的“刻意”二字,它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活动。

4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了智商的真相,以及刻意练习的真相,最后,我们就来讲讲创造力的真相。

首先,我们看看创造力和智商之间的关系,创造力是否也能通过刻意练习实现呢?我们习惯上可能认为,智商高的人,一定也拥有极强的创造能力,它常被认为只是一种天赋。事实果真如此吗?

早在20世纪20年代,心理学家凯瑟琳就开始通过研究各种名人的经历,来探索创造力和智商之间的关系。她的研究结果表明,拥有较高创造力的天才,并不一定都具备高智商水平。

举个例子来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电晶发明者威廉·肖克利,据测,他的智商远远低于140,低于理论上的高智商数值,但他却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他和同事们研究发明的晶体管,被媒体和科学界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

因此,高智商并不是创造力的主要促成因素和必备条件,那些具有较强创造力的人也不一定都具有高智商。

既然这样,促成创造力的因素究竟是什么?作者告诉我们,心理持久性和心理灵活性是创造力的关键促成因素,其实这也正是刻意练习能够带来的影响。

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心理持久性和心理灵活性。所谓心理持久性,就是对一件事情或专长,能够产生较长时间的认知和习得,也就是通俗情况下说的“熟练”。心理灵活性,是指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个体反复出现的与情境相匹配的动力适应过程,也就是对一个人对环境的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那些具备很强的心理持久性的大提琴手,在进行即兴演奏的时候表现得更为出色。一方面,这说明他们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刻意练习,才能够具备娴熟而自如的演奏基础。同时,这也有助于他们临场发挥,体现出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即心理灵活性。即兴表演需要较强的创造力,这同样也是刻意练习的功劳。

因而,心理持久性和心理灵活性是创造力的两种主要促成因素,能够让一个人在某个专长或领域中,达到熟练而富有创意的水平。

除了这两个因素,心流状态也能够让一个人充分发挥创造力。

什么是心流状态?从心理学角度说,当我们全神贯注、完全沉浸到一项任务中时,就能进入心流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之中,我们能够摒除一切干扰,让大脑完全打开,随时做好创造的准备。

事实上,当我们做自己最擅长、最感兴趣、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时,往往能顺利进入心流状态,在这个时候,而大脑的创造力也会达到顶峰。那么,为什么说心流能够激发创造力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心流体验包括超越自我的自信心和轻松自如感,它能让我们全神贯注做一件事情,这是产生创造力的前提条件。

而研究发现,日常生活中,心流的状态与智商分数无关,而与日常活动的参与度、成就感、高自尊、生活满意度、较少的焦虑感有关。明确了这些之后,我们可以像锻炼肌肉一样去练习心流,给自己设定一个比原来能达到的目的,更高一层的目标。就例如跑500米对你来说很轻松,不妨去尝试跑800米,这会加强我们的心流体验感,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好了,通过上述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其实那些创造力强的人,不一定都具备较高的智商,心理持久性和心理灵活性才是创造力的关键促成因素。除此之外,多多挑战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有助于我们进入心流状态后,也能促进一个人充分去发挥他的创造力。

5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讲解的全部内容,下面,我们简单回顾一下。

天赋和智商是否能对人生起决定性作用?所谓的高智商者背后的奥秘是什么?刻意练习为什么能给人带来突破性成就?普通人想要提高创造力、实现人生目标,有没有什么诀窍法门?

《绝非天赋—智商、刻意练习与创造力的真相》这本书,作者从多个维度,系统跟我们介绍了智商的本质,以及与创造力和刻意练习的关系。根据内容的逻辑性,我们把这些内容分为三类——智商的真相、刻意练习的真相、创造力的真相。

我们首先知道了,智商测验值不是一个绝对值,而是一个相对的数值,它会受到被测试者的焦虑状态、学校教育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小根据应试教育的标准,很多人会随便给一个学生贴上智商高低的标签,这是不明智的,容易带来刻板印象。并且,聪明与否、学习成绩的高低,并不能预示一个人未来的成就。

进而,那些媒体上宣传的高超的记忆力和专业能力,都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做到的,而并非说,你一定要具备较好的天赋和高智商才能做到。一个人到达专家的水平,不是因为智商高于普通人,而是刻意练习的结果,刻意练习不是一项活动的简单重复。我们花一万小时,不一定就能够成为天才。刻意练习需要我们进行全身心的投入,而它与多巴胺的诱导作用、成长型心理定向、自我调节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最后,关于创造力,那些拥有较高创造力的天才,并不一定都具备高智商水平。心理持久性和心理灵活性是人类创造力的关键促成因素。如果我们想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可以加强心流体验,如参与一些有挑战性的任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