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钱比赚钱更重要
“穷爸爸说,稳定的工作就是一切!富爸爸说,不断的学习才是一切!”——《穷爸爸富爸爸》
最开始,这本书也远没有如今说的改变人们思维的地步,甚至都不能算是一本畅销书,在当年的排名上也仅是处于17名的位置,要知道,在图书的销量中,往往第一名与第二名都会是天壤之别。
然而,就像书中举的那个例子一样,说有个村里没有水,村长就找到了两个年轻人,说你们给我们村供水吧,我们给你们钱。第一个年轻人,马上买了两只大桶,跑到五六公里外的湖泊,每天累死累活给村里送水,结果很快就赚了一大笔。而另一个年轻人,却没这么干,他做个了商业计划,找到了投资,然后找了一个专业的施工团队,修了一个管道供水系统,能把湖泊里的水直接引到村里。这样,村里的人就都能用上自来水了。
你看,在这个故事里,第一个年轻人,干的就是赚钱的事儿,赚钱快,但一旦有人能想出一个更有价值的方案来覆盖你,那你马上就没钱可赚了。而第二个年轻人,干的就是值钱的事儿,虽然短期内没赚到钱,但是它的价值更大,长远来看会赚更多的钱。
在2000年,中国出版方拿到版权后,并不是急于向你证明,这是一本如何如何好的书,急于告诉你要如何学会转变你的思维,管理你的财富,像传统的中国式教育一样,一边夸赞自己一边像你强制灌输思想。
你要知道,那时候中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才不到十年,中国仍处在商品时代。对那时的中国人来说,购物保值是大家普遍接受的观念,储蓄是人们理财的主要手段。
那时候,国内的一些财经类书卖得好的,都是直接教人们炒股票、买房子、炒黄金、炒外汇等等技术类的书,这些都是直接可以让你通过实践获得财富,并且立竿见影。
而《富爸爸,穷爸爸》这本宣扬投资赚钱,宣扬改变个人思维而达到获取财富能力的书,似乎离当时中国人的兴趣和观念太过遥远。
那么如何去推广这本“内容有冲击力”的书,换个思维就是,如何让这本书在当时的人们心中变得值钱,从而让人们主动去购买并且去宣传这本书,才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
当时的很多媒体报道中,都把《富爸爸,穷爸爸》称作中国第一本真正以“营销先导”的财经畅销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这本书被当成一个产品在打造。
那么《富爸爸,穷爸爸》是如何营销,并且如何投入资源的呢?
一、开辟并且确定一个独特卖点,同时进行反复宣传。
2000 年 9 月,《富爸爸,穷爸爸》正式出版。这时,正值北京国际书展,他们在一、二、三层展馆都设立了展位,并有诸多封面宣传海报。并且,制作了一个两米高的纸质《富爸爸,穷爸爸》,引来众多媒体报道。
9 月中旬,他们在新华社举行了新闻发布会,邀请了众多媒体和社会机构参加,为其造势。
10 月,在南京全国书市期间,又组织了《新民晚报》《江苏商报》等媒体报道。
经过200 多家媒体都对《富爸爸,穷爸爸》系列图书进行轮番轰炸,在人民心中已经开始形成热潮。
而这场营销,最重要的是让“财商”这个概念深入人心。这套书的主打宣传语就是“智商、情商、财商,一个都不能少“。
二、将主打概念进一步升华,让受众有代入感。
2001年,中央电视台的《对话》还针对《富爸爸,穷爸爸》一书做了一期《对话财商》的节目。这期节目邀请了当时诺基亚中国公司的副总裁刘持金,欢乐传媒的副总裁宋南男,著名的股市散户、证券投资人杨怀定(杨百万)和自由职业者钟健夫作为嘉宾。
他们分别代表罗伯特·T·清崎书里的四类人:雇员、企业主、投资人和自由职业者。最后,罗伯特·T·清崎还上台参与了讨论,并回答了现场观众的问题。
由于节目后的影响力,《对话》栏目组后来还和《富爸爸,穷爸爸》项目组一起推出了话剧和舞台剧,在北京、广州、上海、成都等各大城市巡演了上百场。
这也让这本书宣扬的理念从上方的媒体开始下沉到每个城市的人们心中,并且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让人们所接受。
三、培养忠诚粉丝群,让他们自愿为你服务
《富爸爸,穷爸爸》很早就建立了顾客信息库。比如他们当时和中信银行合作搞了一次“五万元投资机会奖励”的读者参与活动;开通了“富爸爸”热线电话;成立了电话俱乐部、读者俱乐部、记者俱乐部和特殊俱乐部等。
这让其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收集、控制了大概 6000 人左右的一个忠诚客户群。
并且让这些最初级的人群忠诚的为你服务,自愿宣传这本书。
四、利用IP影响力持续发力,构筑生态。
到 2012 年,“富爸爸”系列已经出版二十多本,并且发行到109个国家和地区,总销量超过 3000 万册。
在这些系列图书中,罗伯特·T·清崎还曾和当时的地产大亨、现在的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合著了《让你赚大钱》(Why We Want You to Be Rich)和《点石成金》(Midas Touch)两本书。另外,就连今天我们熟知的“财商”和“财务自由”等概念,也都源自于这个系列。
而随着财商这么一个概念,这种智慧深入到了很多人的家庭、企业的影响范围之内,后续的事业也接连产生。
《穷爸爸富爸爸》项目组成立了北京财商教育培训中心,并且举办财商教育夏令营;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成立财商教育研究所;成立富爸爸“财商网”,一个庞大的财商集团由此诞生。
《谁动了我的奶酪》《金字塔原理》《空谷幽兰》《中国的品格》《逝去的武林》等知名畅销书也随后到来。
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系列举措都不仅仅是在卖书那么简单了,而是通过一个点拉动整条产业链,并且让他持续运转与前进。
不得不说,《穷爸爸富爸爸》或许是恰逢其时,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图书市场。
在当时的中国,也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变化的时期。从人均 GDP 年增长率来看,1999 年正好处于一个转折点,中国此后迎来了十多年人均 GDP 的高速增长。
中国股市也正在第六次牛市。这一时期,上证指数从 1999 年 5 月 19 日的 1047 点上升到 2001 年 6 月 14 日 2245点的历史新高。
并且随着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崛起,中国人购物保值和储蓄理财的观念也被打破,中国人也在敏锐地感知到身边人财富的迅速变化。
从某个角度来说,社会需求正在发生改变,它从单一固有的思想向多元开放的方向在转变。而有这种需求,就需要提供相对应的服务。只是《穷爸爸富爸爸》正好抓住了这一个浪潮,并在风口飞了起来。
最后说一句,就个人而言,《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的确有他出彩的地方与思辨的逻辑,但究其本身而言,这属于心理自助类书籍,并且带有很强的励志色彩。
它把问题的解决简单归咎于个人的努力——只要你努力学习,人人都可以成功,能让生活和未来更美好;而忽视了制度、文化、历史阶段等因素。
记得《牛奶可乐经济学》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曾举过一个例子,他曾经在尼泊尔一个小村庄当过志愿者。那时候他的厨师是一个叫叫伯克阿曼·雷的当地山地部落年轻人。
他认为,雷是他见过的最有进取心、最有天赋的人。“他会用茅草盖屋顶,会修理闹钟,会给鞋子换鞋底,会用牛粪、泥土和其他免费原料制成石灰刷墙,会宰羊,还擅长跟本地商贩使劲砍价又不惹恼他们。”
如果雷生在美国或其他发达国家,他可能会非常成功,比现在富有的多。但在尼泊尔,他连学都没上过,只能在贫穷中度过一生。
所以读完整本书,我想的更多的是他是如何通过这一本书将自己的产业循序渐进,日益壮大的。因为你要知道,这就是一场赌局,他完全可以选择安安分分的卖书,因为这样最稳妥而且仍旧可以有所收获,然而,投入那么多时间、精力与财富去做这场营销,若是没有回报,那必然是亏本的。
放弃眼前大把的钱不赚,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但真正伟大的从业者,就是在赚钱与值钱之间选择了后者,选择了未来。
如果对这本书有兴趣,你可以去读读看,至于对其中的内容信与不信,喜欢与不喜欢,全在自身对他的理解了。
整本书,清崎都是想做金钱的主人。可是,你每天想着怎么钱生钱,给钱指派工作,难道就不是奴隶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