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

他本是驰骋疆场的大将军,却被时代压抑成千古词宗(四)

2023-12-11  本文已影响0人  文史迷途

原创(已在其他平台发布)

四、将星隐去词宗起

公元1174年,辛弃疾再次来到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这时据他南归奔宋已经过去了整整12年,在南宋朝廷中,他比任何一个人都要渴望收复中原。因为他的故乡还在金人的铁蹄下,因为他的族人还在金人的蹂躏中,他离开时曾经信誓旦旦要打回中原的豪言,成为一次次戳击他心灵的利刃。他只能经常登高,面向北方故土,用诗词倾述和发泄着自己满腔的悲愤和无奈。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理想渺茫,忧愤难解,知己难觅,北伐无望,他只能将胸中燃烧的烈火,心中憋屈的血泪喷发成诗词。不能挥戈,只能挥笔,不能指挥千军万马,只能以笔为刀,开辟心中的疆场。做一个热血奔涌的词人。这是他无奈的选择,还是他必然的宿命?

在南宋阴霾的天空下,一代将星无奈隐去,一代词宗悄然登场。

乾道八年,辛弃疾被派到宋金边界的滁州任知州,他目睹滁州被战火破坏的凋敝、目睹百姓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他对宋朝的未来深深的担忧,他收集了宋、金以及北方蒙古的情报和资料,仔细分析后得出了惊人的结论。提出“仇虏60年必亡,亡后国家之患始忧”。

因这次在滁州边境又一次近距离了解金朝,他发现金朝已不可避免地开始衰落,必定会重蹈大宋的覆辙,而北方蒙古正在崛起,那是一个更凶狠的敌人,宋金都难逃毒手。

他锐利卓绝的眼光,再次彰显着他有着军事统帅的谋略远见。一语成谶,60年后,金果然被蒙古所灭,蒙古成了南宋最大的敌人,他不但要财富,而且要土地,最后,南宋亡于蒙古。

但这个惊天预言在当时没有任引起任何重视,没有掀起一丝波澜,世人都当他信口开河、痴人说梦。辛弃疾的才干和谋略无人能赏识,英雄无用武之地;他的远见卓识无人能理解,他只能孤独的问月亮,问苍天!

太常引 ·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