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一)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给教师的建议》是我这个寒假要阅读的书籍之一。今天读了前4条,获得如下感悟:
一、要让每一个孩子在学习上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每个年级总有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甚至落伍得无药可救的学生,老师对这些学生往往表现出嫌弃,或者干脆放弃不管。实际上,这些学生并非抽象的个体,只是学校教学中对学生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
苏霍姆林斯基打了这样一个比喻: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去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就筋疲力尽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桶。如果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去。同样的道理,有的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识记得快,记忆长久而牢固;有些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很慢,记忆短暂且不牢固。现实中很多老师的教学都是一把尺子量到底,"一视同仁",这样一来,那些对教材感知慢、记忆时间短且不牢固的学生就会掉队,学习上永远得不到成就感,因而差距越来越大,直至自暴自弃。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因此,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能做到什么程度,不要向学生要求他们做不到的事,而要使每一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二、教师的时间是用阅读滋养出来的
没有时间,是教师劳动中的一把利剑,不仅伤害教师工作,也影响了教师的家庭生活。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苏霍姆林斯基举了一个例子: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吸引了所有听课者。课后,邻校一位教师问他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这位历史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不过,对这个课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教师读的书越多,衬托着教材的背景就会越宽广,为教育教学技巧打下基础的质量就越明显,教师在课堂上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比如教一首古诗,教师的主要思路不是放在讲解古诗上,而是放在学生身上,观察每一个学生在感知、思维、识记方面遇到的障碍。他不仅在教书,而且在教书过程中给学生以智力上的训练。
三、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读写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在学业上落伍,主要是他们不会学习,不会掌握知识的结果。同时指出,低年级教会学生熟练地读和写至关重要。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地学习,首先就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地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30年的经验让苏霍姆林斯基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如果阅读量成为学生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他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
另外,学生在中高年级能否顺利地学习,还有赖于他在低年级时在多大程度上学会了迅速而有理解地书写。与阅读配合的书写,是学生借以掌握知识的工具。所以,每一个小学(尤其是低年级)老师,要对自己提出一个目标:一定要使学生掌握迅速地、半自动化地书写能力,只有这样,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
四、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
学生到了中高年级,出现学业落后,成绩不良的现象,主要是没把那些像"地基"一样的基础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而学生在早年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又是到了中高年级后掌握知识的工具。因此,小学教育一定要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