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秋夜,觀魯迅之心靈辯證法 - 草稿
2017-10-31 本文已影响23人
熙禧嬉
秋夜很美,我们若要研究鲁迅对当时政治的批判,自有《死火》和《影的告别》在前,大可放过这篇《秋夜》。所以,借此“美景”,不妨细观鲁迅先生这个人。
“不轻易在作品中露出自己的血肉,又渴望袒露自己,求得真正的知己”鲁迅先生说出了那一代乱世文人又或者是代代文人的普遍心声,由此可知,鲁迅先生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多层次、多侧面的有机体,因此先生在接受一切感官的“输入”和表达一切内化后的“输出”时,都将是批判的、富有哲学性的,读来有另辟蹊径、鞭辟入里之感。这也是本文对于解读秋夜所要一直记得的核心观点。
放眼《秋夜》全篇,从鲁迅先生惯用、反复出现的单位意象入手,“冷”“惨”“瑟缩”“铁似的直刺”“窘的发白”一类的清冷词汇用的极多,这是否说明先生的笔仅是消极无情的呢?答案是否定的,还有一抹“粉红色”承担着几乎全文的温暖和先生给自己和读者留下的丝丝希望,无论这一抹粉红的命运和结局是怎样的,她的存在都在融化着所处世界的坚硬和冰冷。
然而对立和矛盾是存在于文章的每个角落的,如开篇两棵枣树的统一和对立,如“小粉红”期待的秋后的春天和落叶期待的春天后的秋日......让人想起先生“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 于无所希望中得救。”的妙笔生花。
再如先生有关“真”的描写,从“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到“我以为这火是真的”,文在这,先生自己有一个意思,文字本身有一个意思,每一个读者又可以有独属于他们自己的一个意思,这大概也就是无数研究者多年研究鲁迅,只能“不断接近,不断丰富鲁迅本体”,譬如钻井,行之越深,见之越窄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