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人老李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牛背山(原创)记得刚分配到中学上班的第一天,在操场看见一老头笑咪咪地迎面走来,一张口就对我说:“小伙子真不错,一定是位优秀教师!”,还没等我回答,他就三步并作两步离开了。
“认不认识那位着中山装、穿大头皮鞋、戴塑料边框眼镜的老头?”一头雾水的我回到办公室,问一起分来的同事。
“姓李,怎么啦?他是不是夸你真不错,一定是一位优秀教师?”
“你怎么知道?”
“因为他也是这样夸我的!”
同事告诉我,他打听过了,老李是学校的生物老师,他不止“夸”过我们俩,他对每一届新分来的所有年轻人都说同样的话,并且以后每天碰见你,他都会继续说这句话,而且也只说这句话。
“小伙子真不错,你一定是位优秀教师!”果真如此,第二天我碰到老李,他说完这句话又急匆匆地离开了。
时间一长,我对老李也有了一些了解。他个子矮小、性格内向,不太喜欢与人交往。说话总是寥寥数语、火急火燎。他曾就读于一所很牛的师范大学。就要毕业的那年,在食堂排队打饭的老李,在未征得同意的情况下,偷偷牵了暗恋对象一下手,后来被告发了。学校以“耍流氓”为由,将他开除了。八十年代初,国家给在社会上游荡了多年的老李平了反,大学也给他补发了毕业证。回到家乡的老李被分配到了这所中学教书。
老李有三大爱好:喝酒、抽烟、做剪报。
说起对酒的痴迷程度,老李是我见过的最奇葩的一个,也是绝无仅有的一个。一日,我去解手,一进厕所,就闻到一股怪怪的气味——粪便的臭气味夹杂着“老白干”的酒精味,定眼一看:原来是老李蹲在那儿边大便边举瓶喝酒……老李的中山装的衣兜里一年四季都装着一个不大不小的玻璃酒瓶,他上厕所时想喝就喝、走路时想喝就喝,甚至在办公室备课和批改作业时也要偷偷摸摸喝两口。
老李也是一个超级大烟鬼。他不喝酒的时候几乎都在抽烟。他烟瘾很大,据说每天要抽四五包烟。老李抽的烟都不贵,一般都是几角钱一包的“经济烟”。老李抽烟就像在演杂技,一支烟不抽过一半他是不会抖烟灰的,令人称奇的时,由于老李的“嘴功”厉害——平衡拿捏得恰到好处,烟灰永远也不会掉在地上!另外,老李还可以烟不离口的情况下说话,更让人佩服的是他说话时还可以用嘴唇把含着的烟屁股灵活的从左嘴角移到右嘴角,又从右嘴角移到左嘴角。
老李虽然嗜酒、爱烟如命,但从没听说过他在课堂上抽过一只烟、喝过一次酒。
老李非常喜欢做剪报。只要一有空闲,他都会搬出一大摞报刊杂志放在办公桌上码整齐,然后聚精会神地边阅读边挑选,给中意的文章、插图作标记,最后把这些“宝贝”剪下来,一一粘贴在四开版的旧杂志上,做成一本一本的剪报。据说,老李自从到这所学校来教书,这个习惯就一直没丢过。
老李是学生物的,所以在学校一直上初中的生物课。因为在当时,生物不是主科,所以学校对这门课程的任课老师和教学成绩是不太看重的。老李对学校的做法大为不满。
为了监督和检验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学校每年都要例行公事,派一个校级领导带一个考评组随机抽一堂完整的课听,然后在听完课后,给上课的老师当场点评打分,对好的进行表扬,对差的给予批评。有一次,老李不幸被抽中了。面对考评组一行,一堂四十五分钟的课,老李只讲了三句话,只在黑板上写了六个字。前十五分钟说的第一句话是: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几页,然后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翻书;第二个十五分钟说的第二句话是:请同学们把某某内容勾下来,然后在黑板上又写了两个字——勾书;第三个十五分钟说的第三句话是:请同学们把刚才勾下来的内容好好背一下,然后在黑板上依然只写两个字——背书……
堂堂皇皇的名牌大学毕业的老李怎么会是如此不堪的水平?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老李故意为之,是对学校“无声胜有声”的抗议。也因为这次评课,老李从此背上了“最不负责任的老师”的骂名。
其实我私底下了解过老李的学生,都说最喜欢上老李的生物课。尽管不是主科,但老李的课言之有物、生动有趣,不死板;张弛有度、气氛活跃,不沉闷,学起来既轻松又愉快。
由于老李挑战了学校的权威,他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评优评先老李是永远沾不上边的,本来以他的学历、年龄和教龄,高级教师的职称早几年就该评上了,但他还是比同等条件的其他同事晚评了几年。
在多数人心中,除了酒、烟和剪报,老李似乎是一个不在乎一切的人 ,其实不然,他内心深处也有自己的秘密,甚至还有过不去的坎。
老李由于当过“无业游民”,在平反后好不容易才找了个当裁缝的老婆。老李和裁缝育有一女,大概是遗传了老李聪明的基因,女儿读书特别厉害,老李对其疼爱有加。因为家庭经济拮据,所以老李一直只吃最廉价的“经济烟”、喝最劣质的“老白干”,千方百计省吃俭用送女儿到县城读书。
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二年,老李的女儿初中毕业,以全县中考第一的分数考进了省城最好的中专。老李是既开心又郁闷。开心的是女儿给自己长了脸,郁闷的是女儿去省城读书的一大笔开销愁得他好长时间睡不好觉。
老李毕竟就是老李,为了女儿,再难的事情他都能“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女儿临行前,他回了一趟老家,花了一百块钱,买了十斤花椒,分别用十个纸袋装上,然后将在省城工作的十个大学同学的名字分别写在了纸袋上面,最后外加一封书信,全让女儿带到了省城……奇招出奇效,据说女儿中专四年从入学到毕业,老李几乎没花啥钱,大学的同学们不但包干了女儿的学费和生活费,而且还帮助女儿留在了省城工作。
女儿的事情老李能摆平、老婆被邻居欺负,老李也能摆平,唯独有一件自己的事老李直到死都没摆平。
老李平时少言寡语,除了一成不变地见到我们就说“小伙子你真不错,一定是个优秀教师!”之外,酒喝高后,偶尔还是要另外“冒几个泡”,但翻来覆去也就是那两句话:我这辈子最感恩的就是共产党,最感谢的就是邓小平……
老李从参加工作就开始写入党申请书,每年都写,每年都交,但每次交出去都石沉大海。
“给他们唱了反调、打了他们脸、戳痛了他们脊梁骨,知道他们是不会让我入党的,但我不会灰心,也不会放弃!我认为我思想上和行动上早就是党员了!为此,我会屡败屡战,宁死不屈、斗争到底……”这是我听老李说话说得最多的一次,他说这段话时咬牙切齿、义愤填膺。
老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女儿参加工作后,作为高级教师的老李除去烟、酒、茶、饭的开销,经济上稍微有了点节余。他瞒着裁缝老婆偷偷资助了本校的两个贫困学生,他给他们买过衣服、买过文具,而且还一直资助他们的生活费和学费。
“看到他们现在的处境,就想起我女儿当年赴省城读书时的辛酸!将心比心啊……”老李说这话时眼泪汪汪的。
由于过量的烟酒,老李害了一场大病。休养了大半年,老李又回到了学校。考虑老李的身体状况特殊,学校没敢安排他上课,只是要求他协助学校教务处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烟酒都戒掉了,身体恢复得这么快,说我干不了教书的活纯属是无稽之谈嘛!”老李对学校的安排颇有微词。
虽然不再给学生上课了,但老李也没闲着。学校的每一期板报都是他办的,学校的每一张试卷都是他印的,学校的每一本校刊都是他编的……老李甚至还自加压力,坚持给边远山区来的部分住校生每周补两次课。
老李的工作量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由于积劳成疾,老李不得不再次住进了医院。
“对任何事物的喜好都要有度,只要你足够的喜欢它,它就足以伤害你。我这病都是烟酒惹的祸……其实上次住院医生就告诉过我,我活不了多久了,但我还有许多事一直没做成,所以心有不甘啊!”病榻上的老李说话吃力、满脸哀怨。
又住了大半年医院的老李终究没有闯过阎王设的“鬼门关”,五十八岁那年,他由于难以忍受病痛的折磨,在最后一次抽完一包他心爱的“经济烟”、喝完一瓶他心爱的“老白干”后,他用最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学校在清理老李宿舍里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个大书柜。书柜上方的十多个玻璃格子橱窗里,摆放的全是邓小平同志不同年代、不同时期的石膏像;书柜下方的抽屉里,装满的是他历年来精心制作的上百本剪报;唯独书柜中间的抽屉上了一把小锁,打开锁一看,里面整整齐齐放着的居然是他从参加工作到死的那一年写的一共近三十份入党申请书的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