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相刷屏:80%文艺青年的情感在网上安了家

2018-03-24  本文已影响0人  麦苏苏

张伟这个“文艺教主”正在用现实主义一步一步进行着升华。

韭菜也罢,初心也好,总归在现实社会里拼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就在自媒体野蛮生长的今天,还能运用自身,借助文艺的笔法让文艺青年有了另外的一个活法,挺好。

为什么说文艺青年的情感能在网上安了一个家?

无非是无处安放的青春,远离喧嚣而又不得法门,最终在现实中逃避着自己,做着一切逃避的挣扎,最终在网络上绽放着芳华。

人大致分为两类:理想主义者,现实主义者。

如果有第三类请叫:“文艺工作者”。

这里的文艺工作者,非指定的从事文艺的人,而是介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不安分子。

现实的牵绊,生活的艰难,还有未来的忧虑,都让我们迷失在文艺里无法自拔。

写下的都是悲伤,活着的都在焦灼,埋下的过往等到来年春节,开的比樱花还要芬芳。

泛娱乐,泛青春一度成为标榜。

当文艺拿来当做标榜,韭菜就在青春这个芳草地里快乐的成长。

其实这场营销的背后,自我的成长才是你该有的锋芒。

韭菜的觉悟是要开出韭菜花

我们被收割了一茬又一茬,只要不停的收割,就没有成为精华的可能,认知上也不会得到提升。

《诗经·七月》里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你看,吃韭菜的文化,竟然始于春秋,贯穿中华。

既然我们不能成为“大家”,就要在被收割的过程中得以升华,否则永远都是引颈待割,无法成为崔缇《四月令》说的:“七月韭菁“。“韭菁”即韭菜花。

这场营销中的佛系青年,让我们做了太多次被收割的对象,反哺过来的表象,让我们迷失在丛林中。

回到正题,打铁还得自身硬不是?

无论是课程营销,还是标签的使用,不都得有着自己的套路,每每思考的时候,总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学习,为什么工作。

终究是要给自己人生一个交代,于是我们从现实与网络汲取着文化,滋补着不断成长的身躯。

学习本身这件事,就是要不断的进食与消化。

无论是韭菜被收割到了45元,还是99元,从课程中学到一些本领,才算到家。

一次又一次重复着,要多读多看多想,无非是让我们收割的同时,获得那7月里营养丰富的韭菜花。

逃离北上广,的确让文艺青年找到了一个“家”。

或许课程本身带来的收益不多,但是总归有人能从中获得内心的一些抚慰。

看过一本书有句话是:当下很忧郁啊。

当前的生存环境,卑微的生活方式,以及日新月异带来的措手不及,都让我们反复思考,还不得不机械的重复。

在城市里打拼许久,都没能逃离房子的大关,实现财务的自由。

话题的贴近性,都让我们有所跟随,感觉这事就在身边,有了讨论的话题,自然没有无话可谈的尴尬。

曾经想过,其实每个人生活在城市里,就算是有家也没有居住的感觉,网络的发展反而让我们找到了归属感,于是80%的人用情感在虚拟里安了一个家。

逃离某地的话题本身不是很新,但是打上合适的标签,就被我们追捧。

毕竟是“文艺教主”不是?

反思过来,真文艺还是伪现实的,都不是我们生活的城市,而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

站在窗前看车水马龙,灯火阑珊,心情低潮时,不过是没有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个“家”。

苏轼曾言: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我也文艺一下: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不探究这场盛大狂欢以及营销背后的种种。

终究回到现实中,我们要为自己的衣食住行负责。

从众也没有什么不好,可总要算计一下自己的付出与得到,而不是每次参与狂欢过后,只留宿醉的头疼与情绪的低落。

自媒体的世界吵吵闹闹,不打算咬定青山不放松,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态度,学到自己想要的,才是活得通透。

每次留下一点数据的支撑,就能让我们在未来获得海量的输出。

有个公号曾经推送一文,大体意思是,别把朋友圈当成了教科书。是的,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也没有亘古不变的人生,总归要在试错中前行。

别让学习成了盲从,也别让文艺把你变成吃瓜群众,现实毕竟还是需要一些有用的折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