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改造大脑》:自律需要激情来驱动
为什么明知道运动有用,还是迈不开腿?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因为你知道的还是太少;
或者病的不重,没有痛的领悟;
或者宁可懒懒的依靠药物,也不想运动;
或者幻想自己是可以好吃懒做、不用运动、还能健康的幸运儿;
或者年轻时误以为用健康换钱是值得的;
………
《运动改造大脑》的作者约翰•瑞迪,是哈佛大学教授,临床精神病医生、跨学科研究专家、畅销书作者,国际公认的神经精神医学领域专家。
1997年荣获美国最佳医生称号。发表超过60篇权威学术文章,出版8本书,被翻译成14种语言。
他引用严谨的神经科学发现,条分缕析地论证了运动的“魔力”可以改造大脑;
压力、焦虑、抑郁、低效等种种困扰,可以随着运动烟消云散;
运动最大的魅力,是能让大脑处于最佳状态;
《运动改造大脑》:自律需要激情来驱动无论是实验、案例、原理还是行动的具体方法,都令人信服,更令人鼓舞!
研究表明,运动给身体提供了某种独一无二的刺激,这种刺激为大脑创建了一种环境,而这种环境使大脑能够做好准备,愿意并且有能力去学习。
通过科学详细的运动方案,提升脑力,放松心情。
解锁抵御压力、焦虑、抑郁与衰老的理论和实践诀窍。
在严谨的神经科学中,获得成长型思维的理论自信。
在详实的实验和例证里,找到普适的成长、进阶的技巧。
相辅相成的,心理学中有大量的实验证明“挤出效应”是真实存在的,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提出:“人类本质上是积极的,并且具有强大的、发自内心的发展欲望,但是需要外部环境适度的支持,否则将会阻碍这些内部激励的发生。”
他通过实验发现,在兴趣这种内部动机的驱动下,人们完成同一任务的表现比在物质奖励的驱动下更好。
人们如果能长期坚持去做一件事,一定是这件事带来了自信和满足,其丰盈踏实的感觉超过了所有付出的汗水;一定是这件事唤起了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欲望,从而产生激情驱动,而不是意志力的鞭策。
《运动改造大脑》:自律需要激情来驱动人与人之间,智力水平的差异是十分有限的。但是后天的努力产生的差异却非常巨大:一个天天好吃懒做的人,与一个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的人,差距就是天壤、云泥之别。
人的大脑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所以后天的努力对人的改造作用非常惊人。知乎上曾经有句高赞名言:“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同样,有天赋的牛人,即便已经拥有一手普通人忘尘莫及的好牌,也同样离不开运动护身,否则身体跨了,就难以拼的长久。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身心健康之人。
《运动改造大脑》:自律需要激情来驱动昨天,女作家六六高血压刷屏,归结原因主要还是不爱运动。一个人即使再有才华,但是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没有充沛的体力去让你“流汗”,最终也无法支持你实现自己的理想。
村上春树曾经给自己的生活方式做过一个总结:世上时时有人嘲笑每日坚持跑步的人“难道就那么盼望长命百岁?”
我却以为,因为希冀长命百岁而跑步的人,大概不太多。
怀着“能不能长命百岁不要紧,至少想在有生之年过得完美”这种心情跑步的人,只怕多得多。
同样是十年,与其稀里糊涂地活过,目的明确、健康、生气勃勃地活当然令人远为满意。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失败,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运动改造大脑》:自律需要激情来驱动"愿我走过的痛楚,你不必经历;愿我已有的幸福,你触手可及。"
——索达吉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