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拆不成器读书笔记

读书大坑之“附会旧知”是个什么鬼?

2018-12-06  本文已影响215人  精时力崔律

引言

爱学习的职场人,都在读书!

问题来了:为什么读一本书,收获却大有不同?!

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今天,我们聊聊读书的大坑:附会旧知!!!

01 附会旧知

旧知,即旧的知识,过去的知识。

“附会旧知”这个说法来自拆书法,一种职场人的读书方法,它包括R、I、A三个步骤。(不知道拆书法的小伙伴,请自行百度~)

在I重述原文环节中,学习者最容易出现的误区是:附会旧知。

什么是附会旧知呢?
我们来个栗子。


《牛津式高效沟通》.jpg

02 栗子·书籍原文

下面这个片段来自《牛津式高效沟通》。
请阅读后,用你自己的话重述看看:

在工作、研究和创作等过程中,任何人都无法从一开始就找到“自己的风格”。我在确定博士论文的题目之前,也经历了漫长的烦恼期。教授回答:“请找到3本你想要研究领城的相关书籍。暂时先将这3本书读透。

笔者借来了与自己研究主题相关的3本书,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在特定的主题和领城中都存在一种共通思维方式的“模式”。实际上笔者所选择的3本书中,都写着许多非常相似的知识和数据。

笔者发现:每本书中,最多只有一半的内容具有作者的原性。换句话说,这些书籍有一半的内容都是重复或先行研究的,剩下的半内容才体现了作者的原创性(研究者独有的观点)。

不论是新商品的开发,还是研究的构思,大多数人都希望拿出自己的“原创性”。此时,许多人都会浮想起崭新的、未曾有过先例的创意,产品、作品等。当然,这些耕新的创意等也是存在的,但是当我们关注这些创意产生过程本身时,就会发现其实大家运用的方法都差不多。

指导教授之所以选择3本书让笔着阅读,是为了让笔者意识到:其实3本书就已经足够看出共通思维方式的“模式”。

只要有“典范”(=“模式”),就能更接近自己的理想。

当人们准备提出全新的想法和创意时,可以从模仿他人的思维方法开始着手。在日语中,“学习”这个词和“模仿”这个词具有相同的词源。日语中还有个动词“MANEBU”,表示模仿+学习的意思。从模仿+学习他人的方式方法开始着手,这就是思维方式的基础。

03 讲解

在拆书现场中,有3位小伙伴重述原文意思,分别是:

请思考:
1、上述3位小伙伴的重述,哪个与原文的最贴近?
2、仔细区分看看,三位小伙伴的重述内容有哪些不同?

我的解答:

三位小伙伴都讲到了原文的核心做法:先读3本书,找到其中共通思维,也讲到了“模仿”。这些点都很对。

那么,他们“附会旧知”的地方出现在哪里呢?

在于这些做法的适用条件。

而原文的适用前提是第一句话:

在工作、研究和创作等过程中,任何人都无法从一开始就找到“自己的风格”。

原文这句话的关键词是:自己的风格
这一点与3位小伙伴的所讲的前提条件都不同。

为什么3位小伙伴在这里出现了使用“旧知”的情形呢?
我们大胆的猜测下:

  • 可能原因1:小伙伴之前曾看过另一本书/文章,比如介绍主题阅读的。其中说,可以先在这个领域读3本或数本书,就能掌握这个领域的大部分内容了。然后,今天又读完这个片段后,想“这不就是之前某本书/某文章讲过的那个做法吗?”
  • 可能原因2:小伙伴正好想写书,本来没有头绪,不知道怎么做。然后,今天读完这个片段后,恍然大悟:“容易呀,只要读3本,再加50%自己的理解就可以啦”。
  • 可能原因3:小伙伴最近想运动,已经做了计划,先买几本书学学理论,再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下。然后,今天读完这个片段后,内心狂喜说:“哎呀,作者说的,不就是我的计划吗?说明我的计划是可行的呀?”
  • 可能原因4:……

(咳咳,上面的内心戏有点丰富了,其实全是猜测。)

大家看清楚了吗?(若上面的逻辑没看清楚的,请再回读一遍,我是认真的说。)

查理芒格有一句话说:“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

因为我们大脑里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导致不论怎样看书籍原文,得出的都是自己想要的答案。

这样的读书,是真正的读书吗?

卓别林拧螺丝.png

尾声

如何避免“附会旧知”这种情形呢?

欢迎留言,写下你的答案。

关于崔律的答案,日后再和大家分享~

思考.jpg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