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碗炒豆皮怎么成为名小吃的?
小城恩施,美食多多。
今天说的豆皮儿,外地人看到一定认为其实是米粉那一波货色。
竖秋拍摄。这碗炒豆皮怎么成为名小吃的?炒豆皮儿,其实就是炒米粉?
如果你自信满满,那多半是自以为是了。
恩施豆皮,其实与米粉大有不同。否则,就没有那么好的味道了,更不用说成为名小吃。
恩施的豆皮有可能是玉米、大米、黄豆、绿豆、豌豆等等的混合物,只是比例不同,居然味道悬殊。所以,豆皮应该是豆类植物多一点吧?
恩施豆皮,在局部地区如鹤峰县,甚至就叫“皮子”。呵呵,连豆字也没有了!鹤峰人真节约。
皮子这个说法也不准确。因为,构成“皮子”的材料与任何动物的皮没有关联,而相反,全部是植物的浆构成的条状物。仅仅是像“皮子”而已。
这种叫法也有可取之处。那就是不管里面是什么,只要外面像什么。像皮子就叫皮子。
所以,恩施的豆皮儿不是皮,也不一定是豆。
反正好吃是真家伙。
于是,人们都冲着味道来了。
这就成了恩施早餐必须有的品种之一。和油香儿、磉墩(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柱基,一般呈圆柱形,恩施有一种炸油饼整体形象很像此物,故名)儿、大饼儿、面条、包面、包子、馒头、格格儿一样,构成了恩施早餐的主打产品。同时,也构成了恩施小吃之一。
于是,恩施航空路天桥附近的这碗炒豆皮儿就应运而生并出人头地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这里的豆皮开始小有名气的。
小店主要是一对夫妇开的。两口子话不多,女的基本上不说什么。男的倒是和颜悦色,和客人讲几句不多内容的话。
店面就几个平方。两口子忙着抓豆皮、炒豆皮,哪有时间和你闲聊呢?
赶紧找个地方坐下来,总比站着看别人吃好点。
两口子没有请帮工。配合默契。几分钟内,豆皮就炒好了。满满的一盘,外带送一碗青菜汤。
这碗豆皮的特点应该是柔软得恰到好处,如果不是特别注意,里面看不到肉丝,也看不到其他的东西。只是味道就那么踏踏实实的说不出哪里好,但也说不出哪里不好。这就是家常豆皮的特点吧?
倒是那碗青菜汤,淡淡的,油盐都少,应该是大骨汤那类,加了点胡椒粉。
几口豆皮,一口汤是最佳搭配。
有客人说,这里的豆皮赶不上有几个地方的。
我有同感。
但是是什么吸引力让人们常常光顾甚至排队等候呢?
我感觉应该是这家子(有时候可能看到他们家闺女来帮忙)忙来忙去的劳作状态。
两个或三个瘦瘦的忙碌的背影构成了一副难忘的画面,他们是那样的协调,只为炒出来我们喜欢的味道。这个画面在我的心目中甚至超过了他们家的豆皮。
只可惜食客们挡住了我的镜头,实在是没办法拍下来。
留待下次吧。